小榄在线 发表于 2017-2-5 09:06:32

小榄 街的故事(蓝田公善)增加“登龙巷”

小榄 街的故事(蓝田公善)增加“登龙巷”文/摄影/后期处理 中山权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蓝田大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蓝田玉和和田玉都是誉满中华的名玉,不知蓝田街叫“蓝田街”与蓝田玉有无关系。但这条连接小榄(新市)与大榄(永宁)的主要街道是昔日小榄的市井百姓、三教九流的聚集之所,可以说是小榄昔日繁华的一个缩影。          以前,小榄人在去世后都会被葬到“肉山”(即大榄山或称飞驼山、大榄岗,因大榄山全是土,没有石,所以以前小榄人也称呼大榄岗为“肉山”),而蓝田大街是连接小榄与大榄的街道,所以成为了出殡的必经之路。而走过小榄与大榄连接处的双美桥,则被当时的人象征为“打开升天的天国之路”。          是不是这个原因,所以使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蓝田街成为有名的“棺材街”呢?那个时候,篮田街上有多家卖棺材的棺材铺,还有做纸花篮出售的花篮店、扎白灯笼的灯笼铺,“吹嘀嗒”的乐手以及专事收殓的仵作等行当。所以,“棺材街”便从不知是哪个人的口流传开去。但奇就奇在,蓝田街不仅是“棺材街”,还是“喜事街”!那个时候,蓝田街除了有棺材卖,还有娶媳妇、嫁女儿或是讨老婆的办喜事用的物品,红灯笼、红蜡烛、红双喜,还有姑娘出嫁时乘坐的大花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红、白相冲的两个行业在这条街上竟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真奇妙有趣!          改革开放后直到现在,蓝田街如此的行当已日渐息微甚至销声匿迹。我今天下午一走蓝田街,希望能找到历史的遣痕。现在,棺材铺已消失,只有几家卖、刻神主牌的店铺。他们应该是留守着祖辈留下来的行当吧。我小时候经常去的“菊城书苑”现在虽然店面不大,但还是坚守着人们的“精神食粮”。蓝田小学为略显冷清的蓝田大街增添了多少活力。沿路走着,就会发现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古旧楼房。随后一条名为“中榄楼”进入视线。据记载,中榄楼是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一座四层高的楼,因居小榄与大榄之间,故名。站在楼上,向南望可看到飞驼山霞诸峰!现在中榄楼不知存在否,只留下“中榄楼”的街名。来到三界巷前,据说这里是三界庙的原址。三界庙专门供奉的是唐朝著名丞相魏征,相传魏征为天、地、人三界宰相,立天之道,有阴与阳;立地之道,有柔与刚;立人之道,叫仁与义。如今的三界巷是一条很窄的巷,走进去就有那种“羊肠小道”的感觉!在双美桥上,拍摄了“打开天国之路”感觉的相片。在双美桥上,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叫我在永宁那边拍摄桥体效果比较好。我说,已经拍摄过了。随后和他打开了话题,聊了一些蓝田街的故事,其中包括6415号台风吹断了附近的一棵古古古古老大大大大榕树树枝而使一间棺材铺被压烂的故事……(其实我是从新市路进入蓝田大街,到达双美桥后折回,才开始拍摄的。所以将这一段叙述从“双美桥听故”到“只有几家神主牌的店铺”倒看一次吧!)          据《中山市地名志》介绍,蓝田大街一巷、二巷曾名“登龙巷”,蓝田大街三巷曾名“猪肉巷”。为什么特意说这条登龙巷呢?据说这条巷以前写作“燈籠巷”,因巷内有多间制作灯笼的店铺,所以经常发生火触。巷民认为“燈”字与“籠”字相克,是“火烧竹”,有容易触发发灾的“意头”,所以就将两只字的偏旁去掉,变成“登龙巷”。自此就没有发生过火触了!真是回味无穷的故事。          另外,曾经在蓝田街(蓝田坊)附近有几座节孝坊、相公舍人庙、迁往水流夫人街(现今的东成里)的“灵化书室”(即后来的小榄礼拜堂)和榄山书院等等。          也许,再过数年,已经不再有人能记起当年篮田街的旧模样了。所以,现在,我才想拍摄这些旧街古巷。
(“天国的阶梯”)
(三界巷与三界庙原址。三界庙专门供奉的是唐朝著名丞相魏征,相传魏征为天、地、人三界宰相,立天之道,有阴与阳;立地之道,有柔与刚;立人之道,叫仁与义。)
(在三界巷内) (中榄楼)






         公善街——“走了蓝田街,为什么不直接走进公善街?”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已经走过了“幸福路”(新市路在公社化时代的特别叫法)。这一带是小榄昔日繁华的“大市”所在地。公善街昔日叫“细庙前”(也曾叫“咸鱼街”)。曾几何时,这里有两座庙,一大一细(小),细庙是太尉庙,庙前的街道叫“细庙前”,亦即如今的公善街。“公善”可以理解为“公众的善事、造福人类的事业”。在公善街,最吸引我的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建筑楼!这栋建筑有点像骑楼,阳台很高,屋顶的廊柱、栏杆很有异国风情。与其它楼房可以说是自成一楼!但现在好像已荒废不用。这栋非常漂亮的楼房想必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回到家乡后,买田建屋,然后将自己在国外看到的一些异国风情融入到居所中。







          绿槐里——在公善街上,横着几条不太长的小巷子,其中之一就是绿槐里。一块刻有“绿槐里”的石板静静地卧在公善街入绿槐里的“入口处”。走着走着,到了绿槐里6号!这栋旧式建筑是昔日鼎鼎有名的小榄三合会旧址!三合会旧址又称为西义军大本营、红巾军大本营、同记丝庄,始建于清代。那时,小榄三合会首领(卢灵飞、朱鬼晚等人)联合大榄的“搭棚英”(李洪英)在小榄发动反清斗争(俗称“小榄起义”),结果一举夺取了小榄。之后,号称“西义军”的三合会大军不断壮大,于是在绿槐里6号(前身为同记丝庄)设立了大本营。如今,这座“英雄的旧址”已苍老颓落,“英雄的事迹”也鲜有人知晓。




          归鸿街——穿过绿槐里,在新市横街看到了曾经拍摄过的旌义祠的侧影。在新市横街转入归鸿街,便发现了巨大的宝藏——连排的几座“镬耳屋”!窄窄的巷子蕴含了如此硕大的历史风物!走在这条归鸿街上,感觉很清幽。“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归鸿”可以理解为归来的大雁,引申为“回信”、“返回的人”、“回归故里的人”的意思。这条街取名为“归鸿街”是不是说明以前有做过官的人回归故里后落户于此?短短的一条街就有几座镬耳屋,而镬耳屋在古时是“官家”、“有钱人家”的象征。这也是我的推测罢了。从归鸿街走回公善街后,看见对面的一段街也叫归鸿街。据说,那段归鸿街昔日叫“布行街”,是“大市时代”经营布匹的街道。








          中大街——曾几何时,这里有两座庙,一大一细(小),大庙是天后庙,也叫“慈恩庙”。庙前的街道叫“大庙前”,亦即如今的中大街,也曾叫“慈恩街”。“大市时代”中大街的店铺主要是山货、杂货,如今却是日渐增加的车辆的停泊点。


          公善巷——公善街引伸出的公善巷,昔日叫“桑捻树巷”,因巷内有桑捻大树而得名。


假如不了解这些旧街古巷的深层历史,那就仅仅是街道而已;假如不认真观看这些古旧建筑,那仅仅是苟延残喘着的颓门败瓦而已。过去已成为历史,现在也会成为历史,我们如何能“捉住”历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榄 街的故事(蓝田公善)增加“登龙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