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在线 发表于 2015-1-7 18:04:06

【文化资讯】浅谈小榄地名文化

  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一个地名,总是有它的由来和含义,可以告诉你一个地方的沧桑之变,也记录一个地方人文风物。或许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地名是无形的历史文物,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它是一个地区山水、风情和社会历史的反映。   昔时人们为了生活和交往,要对不同的地理实体加以识别。因此山岗、河流、大树、水塘、房屋、庙寺等等,都成了他们助记的实体。特别在未有区街巷名的地方,地理实体更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并约定俗成逐渐演变成地名。由地理实体演化的地名,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有时即使实体变化了、消失了,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仍一直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和记忆中。   一个标准的指位性地名的记忆,往往不如一个地理实体。特别那些在一定范围内具知名度的,或有独特性的,或有地标性的,或是唯一性的地理实体,不论其名称是不是完整的,符不符合地名定义,如小榄之“竹桥头”、“大军山”、“八角亭”、“文化宫”、“小榄大厦”、“大福源”、“猪腰花坛”、“永宁大石头”等地名,因其易记、易识,便被人们广泛认可并使用。在小榄,人们只要提到“猪腰花坛”就知道它在什么地方,甚至升平西路一些商户做广告也要表示一下是在花坛的某个方位,以增其指位性和助记性。又如流板水闸,因流板涌宽阔,水闸设三个门孔,乡人称之为“三唪闸”(“唪”是量词,是指三个闸孔的意思,今有人写成“渡”,变成动词,是错的),是小榄大围十多座水闸中唯一的三门孔水闸,因其独特与唯一性使这建筑实体逐渐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区域地名。   小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小榄人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繁衍生息,孕育了丰富的菊花文化、宗族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小榄许多地名非常古老,虽经岁月风雨的洗刷,城乡面貌已今非昔比, 但至今仍留存下来。   “永宁”是小榄其中一个最古老的地名,它诞生于香山(今中山市)立县前,时属南海县,称“永宁乡潮居里”。1152年划入香山县后改称宁安乡,从那时起,永宁这个雅名一直尘封了几百年,只在民国时期间歇地使用过好几年。解放后,1950年人们再次起用了这个古老名字,喻意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生活永远安宁,取代用了569年的“大榄”这个名称。今天的永宁,再非昔日可比,到处闪烁着灵秀光芒,它再不是一个乡村,这里早已城市化和工业化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着金子,是小榄乃至全国一个闪亮的地方,永宁之名享誉全国。   俯瞰小榄地名,不同时期形成的地名层、具有共同渊源的地名群交错层叠,展现了沧桑兴衰的历史长卷和纷繁绚丽的文化景观,并呈现出下面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因地理环境而得名的,小榄之地,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间有残丘,古时江面开阔如海,帆墙冲波而过,波涛拍岸,鱼翔浅水,飞鹭冲浪……。故今小榄东西两条水道,仍有东海、西海、芷海、沙口海、横海、螺沙海、寨前海、中心海等之名。境内几个橄榄形的小山散落于冲积平原,明初改乡为都,明洪武十四年由宁安乡改名为大榄都。后来人们为了区分方位,再根据几个山丘大小与形状,大的称大榄,小的称小榄,圆的称圆榄,半边的称半边榄,最小的称榄碇,作为山冈及其四周的地名,近大榄山的村落叫冈头,在小榄山(凤山)后的村落叫冈底。   小榄的开发,始于南宋,由于地理的原因,浅滩不断淤积成陆,沙田成片。几百年来先民通过筑围垦植,沧海渐渐幻化为桑田,至今小榄一些社区名称及村名,是由宋末淤成的沙名衍生或直接沿用明清时期开垦的基围名字。沙口是由所在位置的榄面沙与东埒口各取一字而来;埒东、埒西社区名字由“五埒沙”及其方位派生(埒与堤通用),而绩东、绩西社区之名则由“绩麻沙”及其方位衍变过来的,村名的还有螺沙(属宋代淤成的西海十八沙之一,因地形似螺,故名)、沙垄等。以基围得名的,在旧城区有基头、基尾、低基、下基、永宁基咀等,沙口社区有德来、东生;北区社区有福兴(以道光元年新会崔阿福、何长兴来此筑围垦耕,以两人各取一字作围名);东区社区有蟠龙;九洲基社区有利成、合丰、祥丰;埒西一社区有广丰;联东社区有合盛;绩西社区有庆丰、熟田、悦盛;绩东一社区有亿利、海心、茂安、裕龙、郑文;绩东二社区有怡丰、泰丰等等,这些简单的称谓,却见证了历史沧海桑田之变。   在旧城区一隅, 古时植芦积土,沙洲四起,有渔洲、凤翼洲、古榕洲、小河洲、银排洲、鹅鸭洲、桃花洲、东江洲、沙扇洲等九洲。这些地方早已成为闹市,当你走在这些大街小巷,轻声唤起它们的名字:渔洲街、古榕洲大街……等,一个个记号,仿佛为当年的九洲毓秀留下印记。   小榄昔是盛产蚕桑、塘鱼,大大小小的鱼塘星罗棋布,河涌纵横,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不少鱼塘及部分河涌被滚滚的沙土填没,取而代之的是楼房、工厂与道路。昔日桑基鱼塘的风光,有些今天已经很难想象,可是,大涌边路、冈底涌路、深涌路、罗涌、市边涌、南湖、莲塘街、白莲池(一个种植白莲的塘,1958年已填平)、镇塘、石围大街(原石围塘)……,一个个名字,或许会撩拨起我们的记忆。   二是以地理实体(物象)作街巷名或地名,这一类在小榄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有:木棉树巷(巷内至今仍有古木棉一株)、桑捻树巷(因巷内有桑捻大树而得,现名公善巷)、大柱亭巷(因巷内有大柱亭而得,现名长兴里)、葵树涌、绿槐里、红更寮(因此地有更寮刷上红色而得名)、十二桥街、梅花洞等。   三是以寺庙派生的地名,大榄元丰堂是中山有文字记载最悠久的天妃庙,建于香山立县之前的北宋,妈祖文化地位显赫。但几百年来,小榄人对于各种不同的宗教没有厚此薄彼的心理,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以及外来宗教文化集于一地,各行其是,各领风骚。解放前,小榄弹丸之地的庙、观、庵、寺及教堂达100多处,香火旺盛,当今小榄不少地名的形成,都是宗教活动场所的指称或派生。   小榄以寺庙派生的街巷地名逾百条,派生的方式有几种,一种是直接使用寺庙的名称,如车公庙街、康公路、华光路、先锋庙、四圣宫、万寿宫、舍人庙、花园街(花园古庙)、五福堂、灵感庙直街(今太平直街)、总管巷、拱帝巷、三元大街(三元师庙)、相公大街(相公庙)等。   另一种是以寺庙的特有标识或别称,如东庙(此是邹陈法师庙,因庙前石额有东庙二字,故名)、天地正气、金鱼池、忠心巷、葵树庙(此是康公庙,因庙前植有葵树,故名)、无佞街(康公庙)┅┅等。小榄的关帝庙很多,计有20间,分布大小二榄,如果直接以关帝庙作地名,必然缺乏指位性。于是借助庙的特有标识来区分。如王成坊关帝庙,因门额悬有“天地正气”匾牌,于是“天地正气”成了庙的俗称及地名,庙前之街叫天地正气街(此街扩建为马路后,易名为正义路);又如回澜陈宪坊关帝庙,因门前有金鱼池作善信放生池,于是“金鱼池”成了庙的俗称及地名,庙前之街叫金鱼池直街,街名沿用至今。   还一种是以庙为中心所在方位而派生,如新市的大庙前(指慈恩大庙之前, 今名中大街) 、细庙前(指规模较细小的太尉庙之前, 今名公善街);永宁的北街(原叫北村, 指在妙灵宫之北)、东边涌(指在妙灵宫的东边)等,这些得名的原点寺庙今天虽已不存在,但留下的地名却是小榄文化兼容并包的见证。   四是吉祥祝愿与龙凤文化的地名。这些地名是人们对家园的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寄托和憧憬。如,升平路、民安路、东成里、西就社、三多社、屡丰街、宜男社、延寿里、龙山路、凤山路、御龙街、凤鸣街、凤南里、龙凤巷、迎龙街以及见龙社、龙湾社、德凤社、首龙社、捷龙社、长龙社、蟠龙社、会龙社、飞龙社、聚龙社等等。尽管这些地名大多源于神话传说,其渊源有不少现已难于考证,但从其文化内涵来看,无不是华夏文化留下的斑斑胎记。   五是与昔日商业集市有关的地名。小榄自明清时期商业已较发达, 乡内有“三墟六市”,旧有“南野角桑市(在葵树庙附近),西园社瓜墟(在永宁关刀塘直去,是瓜菜集市)”之说。今一些地名仍记留着当年商业的文化信息。如桑市、朝市街、晚市街、鸡鸭市街、三角市街(在滘口)、登龙巷(登龙巷原叫灯笼巷,是制作灯笼小作坊之地,因频生火灾,后人们把灯笼两字的部首删去,变成登龙,喻意无火灾)等等。一些街巷地名虽然今天不是这个名字, 如棺材街(蓝田大街)、布行街(今归入公善街)、当铺巷、咸鱼巷、果栏街等等。但它的旧名或俗称仍深深地印在老小榄人的心中,   六是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地名。明代小榄有三卫十八所军户屯田开发,王成大街、陈宪坊大街、大军山等都是当年卫所遗下的痕迹。炮台巷(永宁宜男社前街),原叫“炮台尾”,有谁知道,这里竟是清嘉庆十四年乡民集资修筑炮台抗击海盗的地方。今老一辈的小榄人,口头上常把下基平安社、保民社、莲源社及潮南南华社、南兴社、迎龙社、莲兴社、莲华社、永祝社,称之为“二班三社”和“五班六社”等,这都是190多年前乡中设立“五堆六卡”时更练堆兵分班巡逻地段俗叫的地域之名。   七是与豪门大宅或最初族姓聚居有关的地名。如:麦局、大夫地、罗涌、进士坊、大石街、新楼、旧楼、六耳楼、中榄楼、四亩地(出自清代李姓大宅“四亩草塘”)、建霞街、刘家巷、罗家庄、章家围(今名兴兰街)、任家寨、刘地巷┅┅等等。   八是由两个地名取字组合的地名:有些道路是以道路起止地各取一字,使人知道这条路通向那里。如新永路、华福路、赤岗路┅┅等;而村落地名,亦有以辖地内两个地名取字组合,如:竹源社区,竹源二字是以境内“竹桥”与“财源”两地各取一字而名,而“财源”之名又因地处财湾、塘源两社之间,寓意财源广进而来。永宁社区的“大华”,是从辖地内大社和华林社各取首字而得。东区社区的“文田”,是因地处文丰与田洲之间而改,埒西二社区的“乐丰”,是因乐耕围乐安社和大有围丰年社合并,各取首字而成。   九是从旧名谐音而来,由于时代的变迁,地理环境的改变,早期一些地名或因读起来不朗口,或因欠缺韵味,于是人们根据旧名的谐音或近义再赋以新名。如基尾街变基美街,园尾巷变圆美巷,四边涌变市边涌(取其靠近榄乡大市之意)等。当然改名需考究,不能随便胡来。如把“四圣宫”改成“泗圣宫”就值得商榷了。查字典四、泗字义不同,“泗”有两义,一是专用地名如山东泗水,二是鼻涕,《广韵》云:“泗,涕泗也”,故成语有涕泗滂沱、悲泗淋漓、涕泗横流等。这个地名的“四”与竹桥头三圣宫的“三”字一样,都是数词,四圣是指庙内供奉的中国禅宗第六祖慧能及关圣帝君、真武大帝、文昌帝君等四圣。如果把四圣改成泗圣,这四圣岂不是变了鼻涕圣君?   当然,今某些人把四圣宫写成泗圣宫,亦非空穴来风,事出无因,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四圣宫重修,请人重书庙匾,开光之日,乡民一看无不愕然,为何庙匾的“四”字变为“泗”?一时议论纷纷,书匾者是“有头有面”之文化人,自然不肯承认是画蛇添足,于是编造了一个理由,说这一带在民国年间火祝颇多,是因此地五行欠水,这水部旁是特意加上去的,并称水可克火,能保平安云云。虽然庙匾上书的是泗,但在乡民心中,四圣依然是四圣,四圣宫大街的“四”字从来没有改变过,今中山市档案馆保存的民国时期的地名资料及地图,写的都是“四圣宫”或“四圣宫大街”。我个人觉得,如果今仍以一个错误写法视作证据的话,那么三四十年前镇上不少单位(包括镇级行政机构),从招牌、公章到文件,常把小榄写成“小杬”,绩西写成“织西”, 这又算不算是“官方认可”的标准依据呢?   此外,在小榄用数字来作地名也常见,如三宅巷、四宅巷、双美桥、三美桥、四美桥、第九街、第十街┅┅等。乡人麦民安先生曾撰有一对由小榄数字头地名组成的谐联,联云:   由一更涌去二埠社,返回三丫荡出四圣宫,望见五显庙;   经六尺路过七亩塘,直入八角亭转九曲巷,走到十字街。   其中一些数字开头还与历史层积相关,当下全球闹闹嚷嚷地推进“数字化时代”,我们不妨以另外的眼光想想前人是怎样诠释“数字”的。   建国后,小榄一些路名也经历过变化。1958年公社化年代,有跃进路(下基路)、幸福路(新市路)┅┅;在“文革”期间,一些街路名也革命起来,红山路(凤山路)、向东巷(下基大街七巷)、向阳巷(下基大街六巷)、革新街(下基福源里)等相继诞生,这些路名后来有的恢复了原名,当然也有些迄今还用。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在这个地方留下一些印记,如果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保留下来亦无妨。   解读小榄地名,并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为了厚古非今,而是从一个侧面来知晓我们从哪里来,它印记着时代的遗痕。它能勾起人们对小榄历史内涵的记忆,激发人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加深外地人对小榄这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什么叫历史沉淀、文化积累?除了历史遗址、文物古迹,其实还包括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老地名。如果老地名只在档案馆里保护,只在老人的记忆中回味,终有一天会随岁月而逝。我觉得,若把这些地名用于小区、公交车站上,或许是最佳的保护方式。(来源:爱菊之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资讯】浅谈小榄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