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公 发表于 2018-9-4 09:11:15

岁时习俗 | 从复活节说说小榄的基督教传入

岁时习俗 |从复活节说说小榄的基督教传入来自:爱菊之仁刚过了清明节,不知不觉又到了复活节。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时间是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在西方社会,这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假期通常有四天,由星期五开始直至星期一。我对复活节本是漠不关心,皆因一不是基督信徒,二不是有四天长假,更不知道上帝是否真的有“复活”的无限神力。我家离小榄礼拜堂不远,祖屋在教堂的斜对面,鸡犬之声相闻,教堂是我孩童时玩耍的地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曾在教堂所在地的居委会任职过好几年,空闲时亦偶有与谭牧师等聊谈一些有关基督教传入小榄的事,我的聊谈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文化,当作家乡的故事。复活节的今天,我行经教堂门前,见教堂内外挤满了人,堂前道路停满了小轿车与摩托车,环看四周人群,信徒多是中青年人,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反而比较少。教堂里传出的圣歌,我虽然听不懂歌词,也领略不到其圣灵意境,但印象中这音乐与在寺院听到的很不同。佛教的音乐有几分空洞虚无,道教的音乐有几分清灵飘忽,而教堂的音乐倒有几分大合唱的雄浑质感。此情此景,我不明白为何具有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基督教在中国有这么多追随者?但眼前所见的却是真实。据说在圣经里并没有提及复活节及其庆祝活动,今庆典中许多习俗都与基督教无关,这点有些像圣诞节的布置玩儿一样,很多是为了娱乐小孩子而设。当今世人所庆祝的复活节实际上是融合了多种古老的传统,它一部分可能来自古老的迎春佳节,一部分源于基督徒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仪式。在复活节的象征性事物中,其中以复活彩蛋、小兔子、百合花最为重要。百合花代表耶稣复活带来的自信,彩蛋象征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象征春天的阳光与富饶,兔子则因为多子多孙,性格温顺善良,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在广东人的口头俗语中,有一词叫“讲耶稣”,意思是说一个人讲空泛的大道理(这指的是说教而并非宗教),唠唠叨叨没有建设性。朔西方的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传入小榄时,亦都是从“讲耶稣”开始,早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美国基督教同寅会已派出女传教士碧基能来小榄进行传教活动,到光绪二十二年,又有传教士黄信神到小榄,在小榄沙口坊养忠街开设“谈道所”,名为“灵化书室”,教人识字并进行传教,后该所迁往蓝田坊,改名“福音堂”。此间,来小榄的传教者络绎不绝,葡国天主教会亦在光绪二十三年间踏足小榄。始初民众对传教士们的布道传教多是听不入耳, 觉得平日熟悉的神仙菩萨中为何现在多了一位上帝?为何多了一位耶稣基督?态度显得冷淡,觉得“讲耶稣”太空泛。于是教会利用当时社会的需要,在小榄展开了一场教育与医疗等方面的慈善服务攻势,他们先后在镇内开办了“同寅学校”、“陶淑女校”、“淑德女校”,通过讲耶稣、传福音、施医赠药等活动,扩展教务,吸纳信徒。至光绪三十三年,同寅会再拨款在小榄第九坊今腾蛟正街口购地建起了小榄第一间教堂(俗称旧礼拜堂),此后,又在永宁洪山村、岗底、九洲基等处兴建分堂,广收会员。1917年,同寅会在小榄开办“私立美理女子初级中学”,1920年开办“小榄同寅医院”。“五四”运动后,加入教会的人逐渐减少,为了巩固基地,重振教会,于1934年在无佞后街口再新建一间规模较大的教堂(即现在的礼拜堂)。1935年,葡国天主教会也不甘落后,在小榄滘口大夫地街建了间天主堂,主教是葡籍罗若望,并在堂内开办“圣心小学”。据资料记载:在基督教三大教派中,只有东正教未有来过小榄传道。民国时期,美国南美基督教浸信会曾在小榄开展过教务,设立“真道女校”,德国基督教礼贤会也对小榄有所垂涎,但因小榄是同寅会势力范围,不易插足,最后浸信会、礼贤会均被“同宗兄弟”排挤了出去。解放后,小榄教会基本维持原状,据资料记载,在1952年登记时小榄教会会员逾500人。朝鲜战争爆发,外籍传教士撤离,教会和教堂全部由中国教牧人员管理,小榄基督教走上三自革新道路,带领信众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文化革命”期间,教堂停止了礼拜活动,打倒“四人帮”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0年10月教会恢复活动,1984年11月10日小榄堂举行了“复堂盛典”。复活节的到来,作为一个非信徒的我,没有去庆祝,也没有去买彩蛋。我不懂得“讲耶稣”,只是希望人们了解多一点这个“外来物”传入小榄的历史踪迹;我不会去考究耶稣是否真的死而复活,只是希望活着的人们多一些美好渲染,多一些美好期许。特别是在金融海啸的艰难日子里,无论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逆境,都要摆脱羁绊,克服焦躁、不平,更不要怨恨,要看到新希望,要对未来有憧憬。或许基督许诺的美好未来会真的降临。复活节的到来,若耶稣基督真的复活后回到天上,并坐在了上帝身边的话,愿耶稣基督垂视下界,不管是不是他的信徒,都要保佑他们幸福平安。我衷心希望所有朋友,包括自己,在节日里可以暂时摆脱烦恼和忙碌,回归清静安宁的心,在春日的时光里感受更多的新生。





“礼拜堂”这几个字,是教堂邻居一位非基督信徒的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谭顺天牧师所托而写的,这或许算是文化兼容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岁时习俗 | 从复活节说说小榄的基督教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