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9-10-22 09:48:12

小榄的老桥旧街里流传着一种民间手工艺,竟然是……

                                                                                                   
民间的编织手工艺由来已久,小榄就有一条织网街,每间店铺里面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编织物,手工精细、耐用大方。除了在织网街可以看到这些传统织物外,在我们的身边不时可以发现一些善于制作织物的劳动者,他们默默地坚持着这样一种民间造诣。

“东有跃龙,西有起凤,登云望月,渔翁归晚,老树巢鸦,五松六路三丫水,一洞梅花十二桥,岁岁菊花看不尽,诗坛酌酒赏花邨。”——《两榄风景地势》,明末南京礼部尚书李孙宸。


不知大家从上面的诗文中能读出多少小榄旧景,不知大家记忆中是否还有小榄水乡旧貌。小榄,以前分大小二榄,共有桥梁110座。上世纪80年代前后,许多桥梁该拆的拆,该改建的改建,能被保留下来的桥梁少之又少。如小榄最古老的石趸桥——起凤桥(南宋末建成),也因旧小榄中学扩办高中而被改建为公路。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榄许多桥梁与周边的一些街道建筑总是相辅相成,共同点缀着小榄水乡文化的画卷。好比拱桥头(双美桥)衍生了一条棺材街(蓝田街),下基的涌边住宅把十二桥(进入涌边住宅必须过石板桥,共十二座)带到了我们的生活。于是乎,小榄的织网街(跃龙街)则在跃龙桥旁应运而生。


织网街的出现,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要说织网街,首先要了解一下跃龙桥。跃龙桥,建于明末,位于下基跃龙街与东区西凌大街河上。分别在清朝乾隆十三年和道光丙戌六年重修,后来为了防匪抗盗,民国七年在桥的北面加建一座名为“镇东楼”的碉楼,便是我们现在可以看见的桥貌。跃龙桥下面的河涌可犀利了,是当时下基低沙庙的三个涌汇合处,由于水流急因此小榄人称之为“三丫浪”。
1984年的跃龙桥不知是否因为“水流湍急有大鱼”,从古到今,小榄人都喜欢以网捕鱼。以前小榄许多水上人家对织鱼网这门技术都略懂一二,不过连织围脖都有的技术高低之分,更可况是织渔网这种技术活。

渔网是用专用的塑料线,先将线缠到类似于木梭(编鱼网用的工具)的东西上,然后用木梭在板上及上一层的网扣中来回穿梭编织,且每一行可以加针,只要熟练,想编多大的网都行。

织网街的诞生,要感谢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师父。据织网的阿姨介绍,她们大多都是拜师于街口的一位老师父。这位老师父可以说是织网街的鼻祖,“老师父是这条街第一个以织网为生的,虽然师父老人家已经退休,但仍有不少小榄甚至周边城镇的回头客。”随着小榄会织网的人越来越少,这门技术似乎成为了少数人的专长。从此,跃龙街的标签中便多了“织网街”三字。


“织”的技术在进步,“织”的含义在改变
粗略统计了一下,这条街大概有四五家卖渔网,大多都是一楼做店面,楼上住人。有的是半路出家,大部分人都是从小开始做学徒,一做便是半辈子。“这种技术活,现在哪有像我们这样纯手工做的,一台机器做一天,抵得上我们织一周,现在不比以前啦。”

不仅是织渔网技术在不断进步,对于织网街的人来说连“织”的含义也在改变——从以为养家活口的日以继夜,变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现在更多织网的阿姨会选择在闲时与街坊打打麻将,聊聊家常。“我们现在织网没有固定的供应商,织好了放在那,有人买我们就卖,完全靠这个为生是不太可能了。”

除了织渔网,现在小榄的一些大街小巷还有一些扎灯笼,编竹篮之类的传统手工艺。其中一位83岁的高伯,从10岁开始编竹篮,一直到现在,高伯依然在下基的一条巷子里坚守着自己的职业。“虽然我知道现在已经没有人还用这种竹篮竹箩,但不舍丢弃这门手艺。我老了,很想找人继承这门手艺,让编织手工艺继续流出下去。”


一弯浅溪,一棵老树,一间旧店,一门手艺,都是我们曾经去过的地方。座座年事已高的老石桥,经历了沧桑,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小榄的变迁这里记载当年小榄人的生活文化,收藏着一代代小榄人的生活记忆,更传递着一门门传统的手工艺技术……



编辑 | Berry文 | Jason摄影| 李少峰、朱嘉敏来源:YOU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榄的老桥旧街里流传着一种民间手工艺,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