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讯】小榄地名考――从“沙”说起
在珠江三角洲,带“沙”字的地名多得很,小榄亦然,如榄面沙、沙口、螺沙等。其实在小榄今有些地名虽然不带“沙”字,但细究其原名及出处,不少亦与“沙”有关。为什么?这与小榄的陆地形成有关。 隋唐时,小榄是南海古海湾西岸滨海沿线小岛及浅滩的渔、农地带。宋代,小榄仍四面环海,陆地面积很小,地势较低,故有潮居里之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每年珠江为这里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加上海潮的顶托等复杂的自然因素交相作用,浅滩不断淤积成陆。 小榄的开发,始于南宋所谓珠玑巷南来的移民,这些来自中原的移民中,有官宦士大夫及其宗族、随员,也有富户、农民,还有具备江南治理低洼沼泽地经验的士民。他们带来了江南治理沼泽地的经验,通过兴修堤围,既可防洪涝,又可利用潮水涨落进行灌溉,促进海滩的淤积,然后开发成田。经数百年来小榄人的开拓奋战,才形成今日的人文景观。 关于香山(今中山市)的沙田,屈大均《广东新语》云:“每西潦东注,流块下积,则沙坦渐高,以蒉草植其上,三年即成子田,子田成然后报税,其利颇多。” 自宋代以降,沙田的开发,一般说来,以16世纪明嘉靖、万历为线。其前着力于筑堤防流,开垦既成之沙;其后即通过工筑,促其成田。明代的工筑,基围低矮,不同于清代中叶以后的有完善的排灌设施。 今日西区的中心海村,原名叫中心沙。因其位置在石龙、南泉、北帝、观音、撒网等沙的中心而得名。清末,中心沙一带整治一条排灌运输河叫中心河,北至石龙,南至撒网,并与鸡肠滘等河接通,由于小榄人习惯称河为海,故称中心海。 今北区福兴的福龙、接龙、聚胜、永胜、聚龙等一帶,原属明末清初淤成的北帝沙,清康熙中期(1682-1685年)才有人迁居于此,道光元年(1821年),新会县人崔阿福、何长兴来此筑围垦耕,并以这两人之名各取一字,叫福兴围,“福兴”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北帝沙的范围比较大,“鸡肠滘”亦属此沙内的的一条小涌,“滘口”一名是因此地位于鸡肠滘的出口处而得名。 “沙口”一名,大约始于元末,据史料记载,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已有榄面沙(今沙口、东区地)。榄面沙成沙后,开挖了一条水道,水道出口处在东,取名“东埒口”。“沙口”之名是以榄面沙、东埒口各取一字而成。今埒东、联东、埒西一帶,是宋末淤成的五埒沙,相传在围垦时,由九洲基以南始,筑第一堤(即第一个小围)取名第一埒(埒与堤通用),以后发展到五个小围,第五个小围名叫第五埒。五埒沙由此得名。后来人们按方位将沙之东部(今联东与宝丰一带)称五埒东,西部(今埒西一与埒西二)称五埒西。 五埒东之联东,在明正德三年(1508年)已有小榄李姓人在此一带置田,后繁衍成村,筑联兴村,建祥丰社,因村地处基围之东,故名联东。 五埒西一带,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为军垦屯田。永乐至洪熙年间(1403-1425年),小榄李、麦两姓人在此置业,后繁衍成村,民国时期曾称五埒西乡。1962年小榄公社将五埒西分设了两个生产大队,分别是埒西一大队、二大队,后简称衍变为埒西一、埒西二。 今绩东一、绩东二、绩西一帶,相传在宋末已成沙坦。当时,有一靠绩麻而发家的妇人买下这条沙开垦,命名绩麻纱(绩,小榄音读脊,把麻纤维撕开接续起来搓捻成线或绳叫绩麻。以前一些人把绩写成织,此是不正确的,因为用麻、棉纱等编成布或衣物等才叫织)。后来人们按方位将沙之东部(今绩东一与绩东二一带)称绩麻东,西部称绩麻西(后简称为绩西)。1962年小榄公社将绩麻东分设了两个生产大队,分别是绩东一大队、二大队,后按简称衍变为绩东一、绩东二。http://www.ixiaolan.com/upload_files/qb_news_/51/41_20140406200424_dojln.jpg(来源:爱菊之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