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知名的老字号酒楼,创始人竟是大家熟悉的小榄乡亲
小榄风情画
粤菜名列八大菜系之一,是广州乃至广东的一张名片。以“广州”命名的西关老字号广州酒家,始建于1935年,从演绎厨王传奇到风靡广州城内再到几起几落,如今生机依旧,名满天下,成为中国餐饮史上不得不提的知名字号。
上世纪40年代广州大酒家
广州酒家的创始人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正是我们小榄乡亲——陈星海先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关食肆林立,竞争激烈。在原光复南路经营“英记”茶庄的商人陈星海,他相中文昌路和上下九交界的一块地,计划开设一家酒楼。按旧时西关人开店经商的习俗,这个位置面向西面,北靠文澜书院之馆舍宅第,周围钱庄、金铺、商行货栈和酸枝家私店林立,富商巨贾、西关阔少和名门闺秀云集,是一个占尽地利的龙口位。
这块经营宝地,几经曲折,终于得手,即实施其兴办酒家的宏图。陈星海顺应“斗三煞”的“风水”格局,酒家面向西南,取名西南酒家(广州酒家前身)。如此绝佳的选址,广州酒家的成功已经实现了一半。
在此基础上,高档酒家的定位是广州酒家在民国时代成为知名酒家的关键所在。当时,广州酒家以“广州第一家”自诩,着力营造“名店、名厨、名菜”的形象,重金礼聘名厨,舍得花钱装修环境,最早开始广告宣传。彼时,广州酒家不仅拥有“世界厨王”梁贤、“南国厨王”钟权,在“省港澳点心四大天王”中,广州酒家更占了3个:禤东凌、欧标、李应。
初创时期,广州酒家迅速蹿红,顾客里有众多社会名流、军政要员,宋子文、蔡廷锴、陈济棠、张发奎、余汉谋都是广州酒家的座上客。
蔡廷锴为广州大酒家题字
当时的广州商会会长邹殿邦,曾订做了一块黑底金字的大牌匾,雕刻“广州第一家”5个正楷大字,敲锣打鼓送给广州酒家,高悬于酒家大堂之上。“食在广州第一家”声名鹊起。
1938年,日军攻陷广州,当时的西南酒家被焚毁,繁华归于灰烬,广州酒家面临历史上第一次生存危机。
当年西南酒家被焚毁后,创始人陈星海悲痛万分之余发现,酒家供奉的关公神位竟完好无损。这让他认定是关帝显灵,昭示他一定要重建酒家。借神灵之名,陈星海牵头集资重建西南酒家。随即,有广州“第二代茶楼王”之称的谭晴波、建筑商骆衡川、行业中人陈中汉与创始人陈星海、关乐民四方筹措,集得108股,每股大洋500元,合5.4万元。
1939年,广州酒家成功复活,并取“食在广州”之意,改店名为“广州大酒家”,一个更加气势恢宏的酒家拔地而起。
昔日广州酒家内,环境清新宜人
1950年2月,广州酒家歇业,后由蔡伟汉出资复业。1956年2月公私合营后成为国营企业。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广州酒家在饮食业原料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一方面研制以瓜菜、蕃薯等物料作包点、馅料的代用品,保证大众化供应;另一方面则钻研烹饪技术,为“广交会”供应创制名菜名点。
1950年代公私合营时广州酒家的食谱
1977年广州酒家文昌总店
开放改革后,广州酒家发展很快。 1988年9月,酒家被商业部评定了国家二级企业。1989年12月30日起在海珠区滨江路开设了滨江西广州酒家分店,现已发展有滨江西、天河体育东、黄埔、五羊新城芳村等多家分店。1983年,酒家自筹和贷款600万元进行全面装修改造,使其面貌、格局焕然一新,成为国家旅游城市定点接待单位。
如今,80多年历史的老西关食肆已然成为包括大型食品生产基地、高级酒家及数十间连锁食品商场的大型饮食企业集团,跻身全国餐饮业十强,曾获“中华老字号”,全国十佳酒家等荣誉称号。
陈星海陈星海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心支持家乡建设。1982年他无偿捐资港币300万元在小榄兴建陈星海医院,其后不断资助医院改善医疗设施并回院视察。从1982年至2009年7月,陈星海医院共接受港澳同胞捐赠款物折合港币约1593.8万元,其中陈星海老先生和次子陈家铭先生,先后捐赠港币1349.2万元。2014年11月陈星海先生的铜像在陈星海医院院史馆揭幕。
陈星海先生铜像
综合:广州酒家官网、南方日报、金羊网、南都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