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这些装满青春记忆的老工厂,老工友们一眼就能认出!
改革开放初期,小榄工业快速发展,衍生了众多让小榄人们骄傲和铭记的工厂。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制锁一厂、二厂、三厂;小榄开关总厂、小榄皮革厂、小榄镇制药厂、小榄二轻五金厂、中山市无线电五厂、小榄永宁机砖厂、小榄制帽厂……
这些工厂虽然已经消失,但却承载了许许多多小榄的回忆,我们的父辈大多都曾在这些厂里工作过,有的当年还是年轻小伙漂亮美眉,有的当年还是刚当爸妈,那里承载了他们的青春,直到今天他们闲谈间还经常会提及那段岁月。
◢◤◢◤
Colour Walk|尘封在时光里的老工厂
小榄二轻五金厂小榄二轻五金厂,位于小榄镇文化路,用地面积3700平方米,建有一座5层工厂大楼,建筑面积5760平方米。1975年4月,由原来五金钢铁厂、红卫五金厂合并而成,主要生产小五金制(配)件。
1977年,职工213人,年产值52.6万元,主要产品为别针、匙圈、挂锁等,部分产品出口到香港、日本、德国及东南亚等地。1979年产值50.98万元。
制锁一厂、二厂、三厂
1971年,由小榄镇机塑厂和小榄镇五金厂合并、开办小榄制锁厂(属镇办企业)。1972年,中山半导体器件厂与小榄藤厂开办小榄制锁二厂,原来的小榄制锁厂改为小榄制锁一厂。
小榄制锁业是在1973年试制投入生产。小榄制锁一厂生产各种型号的铁皮挂锁和千层锁,内销为主。1974年,制锁二厂生产各种型号的铁皮弹珠门锁、铁闸锁等为主,产品销往美国、联邦德国、中东及东南亚各地。
1976年,制锁二厂首创国内“YALE”匙槽,使门锁更加坚固耐用,受到国际商户欢迎,年产值500多万元。两厂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生产设备有冲床、车床、线割机、开片机、压花机、龙门剪、液压机等共330多台。职工共937人。1976年,小榄镇制锁二厂把普通门锁、铁闸锁、抽屉锁扩散给镇永新家电配件厂生产,衍生为制锁三厂。
中山市无线电五厂
厂址在新市路,生产调压器、测量仪、电子元件,扬声器等电器产品。1980年,来料加工电热水器、避雷器、充电器、示波器、高音喇叭、镇流器、水分测试仪、耳塞等产品。
1984年12月6日,国家电子工业部在无线电五厂召开“头戴耳机国家标准”鉴定会,以该厂耳塞数据为国家定型标准,同年,生产838微型电子计算器和收录音机,年销售2000多万元,1991年,并入小榄开关总厂。
小榄开关总厂
1950年,由小榄公社工业公司开办。选址小榄镇祥丰北路,生产“菊花”商标琴键开关、离心开关、电容器等产品。菊花牌琴键开关的产销量、质量曾获全国同行首位,获国家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和广东省优质产品。
小榄开关总厂生产台式电风扇、大厦式电风扇、排气扇,电门铃、电开水器、电话、收录机等日用电器,是小榄工业发展的支柱之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生产、管理、营销骨干,启蒙了小榄民营企业的发展。衍生了中山榄菊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中山玛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小榄美联蕙雅内衣厂、中山东方印铁制罐有限公司、中山市嘉丰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
树脂厂、交通机械厂
小榄公社在1958年大炼钢的基础上办起农械厂、农机站,开始机械铸造。1979年,小榄械厂年产值达34万元。
小榄食品厂
1959年2月1日,在公私合营中,由莲珠饼家、酱料厂等合并成小榄食品厂,生产各种饼食、糖果、酱料等,驰名中外的有菊花肉、荼薇肉、荼薇蛋卷、凤凰饼和珠江桥牌酱油产品,畅销东南亚。
为响应国家扩大与亚非拉第三世界的贸易,食品厂使用过古巴的赤砂糖和伊拉克蜜枣做原料。1978年,食品产量比1955年增加5倍。1979年年产值189.8万元,利润9万元。
小榄皮革厂
小榄皮革生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1977年起由手工操作到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外线机、注塑机、缝纫机、双头高速器、压盘内线机、高频机、拌和机等107台,有各种冲床和车床。是年,鞋类销售收入123.7万元,利润30万元。
小榄镇造船厂
小榄镇工业总公司属下的从事制造和修理木船的企业,厂址在小榄榄面沙。1957年,成立造船厂,随着水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小榄造船厂已发展有造船、五金、机鎅等3个车间,建造120吨以下的各种木帆船、机动船,还可承接各种船舶的维修及船上运输的五金机械的安装和维修。生产的木船销往顺德、珠海、宝安、广州等地。1982年分设小榄红木家具厂。1991年转为印染厂。
小榄绳缆厂
生产塑料绳缆、尼龙薄膜、塑料农具制品及生活用具、尼龙草、塑料花等。
小榄镇制药厂
1959年9月创办,1979年扩建,用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产品有针剂、片剂、丸剂、酊水糖浆剂、液油剂、冲剂、流膏剂等7大类120个品种。
小榄镇制帽厂
1959年,由小榄镇公社投资开办、厂址在小榄镇大冲边路(善院街),生产草帽、布帽、毡帽、太阳帽、纸草帽、草篮、皮手袋等产品。
1979年开始接受港商“来料加工”,1981年,产品出口和内销,并增设小榄手袋厂。
小榄永宁机砖厂
创办于1956年,是中山市村办企业制砖最早的一家。1980年,扩建第22门轮窖。
1982年,产量4200万块,成为中山乡村办最早、出口红砖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一家企业。1997年12月因保护环境、停止挖泥烧砖而结业。
小榄针织厂
小榄针织厂发展最蓬勃的时期在82-84年期间,全厂有四百多个职工。无论是织衣、缝盘,还是补衣、挑撞,厂内每一个工序都要细致地完成,所以需要生产工人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因此针织厂里的生产工人以女工为主。
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三来一补”可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这是当时小榄不少厂企尝试过的新贸易形式,小榄针织厂就是当年较早开展“三来一补”业务的厂企之一。
“三来一补”的初期,外商带来新设备、技术、原材料后,厂内会对员工进行培训,教导他们如何织衫、使用机器、维修机器,“初期外商提供原料、样式、图纸、样板、尺寸,我们根据要求制作出羊毛衫的半成品就完成任务了,简单来说就是前期的“来料加工”。”
直到1980年香港远东公司对针织厂投入资金,购置了新设备,包括洗水、熨衣服、钉唛头等流程也开始进入车间,从半成品到成品的工序也由他们负责,来料加工业务发展得更加完善。
小榄藤厂
1960成立的小榄藤厂,很快加入了出口藤编工艺品的发展行列。据小榄藤厂的厂长李尚仁先生介绍,六十年代小榄就业率低下,工厂较少,人民生活窘迫。为实现“生活自救,解决人民就业问题”。小榄合作社开始创办工厂,主要以手工业为主,如印刷厂、食品厂、陶瓷厂、制帽厂等。藤厂的出现让不但让镇区的就业率有所提升,还有大量的农村副业人员加入,是一个容纳社会劳动力多、出口创汇大的传统手工艺行业。
藤厂产品
80年代的藤厂编织车间
80年代的藤厂藤材料仓
小榄印刷厂
小榄的印刷业源于1900年。1956年私改后,把开办于1918年的亚洲印务局和兆文堂印务局合并为小榄印刷厂。1958年7月1日,由迷信品工场、染纸工场、二友油印社合并组成七一文具社。1961年4月间,两间印刷厂(社)曾两并两分(1976年,七一文具社改名雄风印刷厂)。
1975年,两个厂共有职工300多人,有专门的美工设计、摄影制版的工艺流程,设备有四开平台机、对开平台机、园盘机、方箱机,402型自动方箱机、烫金机、对开啤盒机等200多台;发展有彩印、电版、凹凸印、电化铝等工艺,年产值190.23万元。1977年,产值215.78万元,1979年产值241.69万元。
小榄腰果厂
使用非洲坦桑尼亚的腰果做原料。职工700人,年产值1000万元
想当年,这些工厂正值“壮年”。他们有的是利税大户,有的是出口创汇企业,有的拥有响当当的品牌,为小榄的工业发展奠了基,发了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这些曾经有过辉煌的老工厂多数都“老”了,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些老工厂以及数以万计的老职工,为小榄发展所奉献的光和热,是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在此,我们谨以这组老照片表达我们对那些老工厂职工的缅怀和对广大劳动者的敬仰之情。
/你家有人曾经在小榄老工厂里工作过吗或者告诉我 你印象最深的老工厂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编辑 | Berry资料来源 | YOU生活、小榄镇志、李尚仁图片来源| 《小榄镇改革开放30年图片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