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菊之仁】聊谈小榄地名(26)—基头与基尾
在小榄有两个地名,一个叫“基头”,在东区社区;一个叫“基尾”,在新市社区,你可知道,这两基的得名,竟出自古时的同一条“基”。古时小榄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孤村,境内除几个残丘及其周边高地有人聚居外,很多地方都是鱼游鹤立的“水白坦”,能适农作耕地很少。由于小榄位于珠江口內湾,外围有岛屿屏护,风平浪静,近岸处海底平浅,潮汐落差不大,西江日日夜夜由上游带来的泥沙容易在这里淤聚,大概在元明时期,夹着小榄本属西江支流的“东西两海”,其周边已出现了大片新生沙坦、草坦。时基头与基尾一带是榄乡“古九洲”中的两个小沙洲,基头一处因洲上生有榕树,被称为“古榕洲”;基尾一隅因形如凤翼,则叫“凤翼洲”。到了明初,一直在这一带聚族而居的泰宁李氏先民,率先在此开拓垦耕,把那些地势较低的深挖为塘,将泥土复于四周成基,塘用来养鱼,基面种上果木等作物,使这一带成了连片的果基鱼塘,之后一些果基又改为桑基或蔗基,相传今登云桥的前身就是这条基围的水闸。后来,人们为便于称谓,把这片基塘地势稍高的东北端叫“基头”,地势稍低的西南端的叫“基尾”。明中叶后,因聚居人口不断増加,商品性基塘农业渐向水色匝外的沙田区发展,当年以泰宁李族为主开拓的这片基塘,除在环乡大涌外侧地段(今属东区社区)仍保留农业种养外,內侧地段(今属新市社区)已渐发展为墟市及民居聚落,沿大涌內侧北部(今东庙至深涌段)设“上基市”,南部设“下基市”。上基市主要从事铁器、竹器、木器、什货及桑叶、蚕种买卖等;下基市主要从事海味、什货、油糖、酒米经营等。到了明末清初,随着农副产品及手工业品经营成行成市,店铺鳞比。区内一河两岸小桥、流水、石板路,连片的青砖民宅,一座座镬耳大屋或宗祠庙宇散落其间,形成了几个人口密集的坊里,其中基头段叫基头坊,基尾段叫基尾坊。其后因上基市地段又衍生了东庙的丝墟、廻澜市、泰宁市、桑墟(市)和果栏(今云路)等专业墟场集市,上基市之名渐不流行。明清时期的基尾坊范围究竟有多大?因我手头资料不多,难以确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仅仅限于现今的基美街,据乡中一些族谱零碎资料得知,今屡丰街、十二桥街、南来巷等以至四亩地一带,亦曾属基尾坊。清乾隆间里人何大佐《榄屑》云:“乡之基尾坊,李姓半聚族而居,馆其家者多登乡榜,同邑异邑人皆然,三十年来历历不爽。”这里是否真的有“风水”的滋润?我不知晓,但这里确曾是大宅相接,文事昌盛,名人辈出,环境清幽的地方,故基尾后来亦改叫基美。至时今日,这里仍残留着不少老屋和多间清代镬耳大屋,一河两岸,小桥流水,绿树成阴,是“水色匝”內最具水乡景致的地方。今街內的“昭武第”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当时乡人李日新由监生进例贡,被布政司理问厅诰赠“昭武都尉”封号,其后连续三代人相继中了武举、文举,分别被封为“昭武都尉”“武略骑尉”和“儒林郎”等官位,这座大宅是其中一位“昭武都尉”的府第,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至于基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除靠近“水色匝”的街巷建有民宅宗祠外,大片的仍是基塘田园景色。此地最为乡人熟知的是位于基头桥附近的那间北帝庙(今北帝庙是80年代易地重建的),俗称基头庙,是小榄五大庙之一。庙建于明代,据《榄屑》载,小榄的水上飘色始初就是由这间庙率先搞出来的,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基头庙例搞水色巡游,超度亡灵,从庙前出发,逆水北上入滘口涌,沿榄乡大涌巡游一圈。到了清代康乾年间,滘口北帝庙及大榄玅灵宫才加入参与,飘色增至三日,每年由三庙执筹确定先后,逐使这活动成了小榄最具水乡特色的民俗盛事,榄乡大涌被称为“水色匝”亦是因此而来。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基头一带的基塘开始被滚滚的沙土填没,筑马路,盖楼房,今天,这里除了能看到“基头”这地名路牌外,再已找不到“基”的痕迹。上图为现在的基头北帝庙
以下几幅图是环境优美的基美街
图/文:爱菊之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