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菊之仁】聊谈小榄地名(14)—“三角市”
聊谈小榄地名(14)—“三角市” 文/爱菊之仁 明代乡贤李孙宸在《两榄风景地势》中说,小榄有“三墟六市”,这“三墟”是指下基桑墟、大榄茧墟和东庙丝墟,而“六市”就是大榄市、行流朝市、聚源晚市、泰宁市、下基市以及本文要说的滘口“三角市”。滘口三角市形成于明代,早在宋元时期,这里因东靠滘口涌,西近凤山,临近水源,地形较为平坦,地理位置优越,已先后吸引了一批一批南迁的移民在此聚居。明洪武年间,有三卫十八所军丁来小榄屯田开发,当中陈礼所、刘清所、祝贵所以及邹谅所也是在此一带设所驻扎,各建关帝庙以祀奉,这些军丁大多是挈眷在卫所附近落藉,由于聚居渐众,为了有利于商贸与农副产品的运输,各卫所又先后在驻地庙前辟建水埠,用来上落货物,如滘口涌关帝庙前的大埠头就是陈礼所辟建的。古人云:“民聚而居、交易其所”,由于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宗教活动等条件的因素,明中叶滘口涌一带已初步形成小规模的农贸集市之地。到了明末清初,随着小榄的商品性经济作物种植的迅猛发展及与四乡、外地商品经济联系的扩展,滘口涌边一带因有客船、乡船停泊之便,店肆逐渐增多,店肆、民居多傍水而立,因水成衢,自成市井,市傍农船穿梭往来,店肆经销的多是香烛、纸马、油盐、酱醋、浆粉、谷米、棉麻之类,已成邻近乡民购物的集散地,而这些店铺,基本是分设在三条街,象一个三角形一样,故人们便将此地称之为“三角市”,而祝贵所关帝庙前的街叫“三角市上街”。在清代至民初,“三角市”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时期,居民辐辏,百货并集,舟楫塞涌,街道肩摩,格局有点“东方威尼斯”风味,贸易与乡中其他集市无异。但岁月流逝,地理变迁,随着榄乡中心区域的人口增长迅猛,加速了东庙市、下基市、大市等集市的迅速扩大以及新市的形成,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沦陷小榄时,此处一带的店铺相继关闭搬迁,屋宇荒芜,昔日的辉煌已荡然无存,“三角市”便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地名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