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菊之仁】聊谈小榄地名(13)—“沙滘”与“石特”
聊谈小榄地名(13)—“沙滘”与“石特”文/爱菊之仁
在小榄西区社区有两个地名,一个是“沙滘”,另一个是“石特”,别看是两个简单的地名,却印证了今西区这片地方几百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 明代时期,这里一带还未聚族成村,是珠江支流环绕的沙丘水滘之地,巨海回环,水面辽阔,帆墙冲波而过,只有散居的渔民在此从事渔业为生。今西区“古庙”这地方,外通大海,是中心沙内的水滘,故名“沙滘”。而沙滘之所以出名,主要是有一间历史有很悠久的沙滘古庙以及有以“沙滘古庙”为名且竞技出色的龙艇队。据一些老人说,以前古庙内有一块明代万历八年修建的碑志,可惜这碑志在“文革”时被毁。关于这间庙的兴建也有一个传说:明代有一次西水暴涨,上游冲来了一座木雕的观音菩萨,停搁在沙滘岸边,被当地渔民捡起,人们就地建庙把它安放敬奉,取名“慈悲堂”。后来,聚居的人越来越多,成了一个自然村落,村民安居乐业,风调雨顺,村民认为这是菩萨的保佑,庙宇香火鼎盛。观音菩萨在民间俗传能够送子,几百年来,村民到“慈悲堂”烧香的主要是为了祈子,据说大多都能得尝所愿,故村民又多称此庙为“公庙”,“公”是生男的意思。 “石特”这地方,在明清时期也是一个海湾,据说当时榄乡一些在外任职的官吏,每年都会驾驶官船经此回来祭祖,为了固定船只,村民便在岸边安装一方石桩,高约六尺、宽约尺半、厚约四寸,中间开凿一个孔眼,以作系船缆之用,由于本地人对系船的石桩或木桩都称为“特”,故曰“石特”。岁月变迁,沧海桑田,以前的海湾,后来成了肥沃的桑田,村民在此繁衍生息,这根石桩何时废掉已不清楚了,但曾经系过船缆的“石特”,却成了地名,留存至今。 此外,小榄九洲基社区亦有一地名叫“石特”,是因石特围而得名,围内有石特桥,2004年落成的九洲基小学新校园亦建在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