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习俗,惊蛰随笔
今天是惊蛰,自古以来,这一节令是一个大地萌动的日子,对农家来说,意味着一年的忙碌又开始了。农谚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古人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蛰虫惊而出走矣。”其实,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使之“惊而出走”的原因,是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在南方,惊蛰节气虽乍暖还寒,但已春意暖暖。《香山县志》的物候记录是这样说的:“农播早谷,燕子时至,木棉橘柚以次花,早蚕抽丝,雷发声,蝼蝈鸣,蚯蚓出,秧针微绿。” 民间相传,随着春雷始动,各种污秽不堪之物包括“小人”、“白虎星君”等也开始活动,因此在广府民俗中,有人为求平安,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红纸剪成一些纸锁链、纸剪刀及纸尖刀等惩治小人,以免为其所害。 “打小人”的习俗在小榄很早以前就有了,我很小的时候已有所闻,且不局限于惊蛰那天,但在惊蛰那天“打小人”则特别多,据说小人也多在惊蛰那天出口伤人。不过小榄人“打小人”并没有港产片镜头这样的阵容,更没有像香港鹅颈桥那样的有个特别兴旺的“圣地”,所以《香山县志》及《榄溪岁时记》都没有记载。在这一天,只是一些人在路旁或土地公前“打小人”,以发泄自己心中对“小人”的怨气。 “打小人”用品通常是小人衣纸一份(包括一对男女纸人)、一只纸制白老虎以及香烛及祭品。“打小人”时,先将用品放在路边,燃点香烛,取出小人衣纸(这些小人衣纸写上小人姓名、时辰八字),摆上纸虎等祭品拜祭,接着脱下鞋子,用鞋底将小人拍打;拍打一顿后,再把纸剪刀放在小人的口舌上,寓意剪掉小人的舌头,令其不再搬弄是非,而在小人肚上脚上放的纸刀、纸锁链,则寓意思剖开小人之腹,挖其黑心,锁小人之脚,免其四围乱走。打小人者在毒打小人时,口中多念着一些化解小人的说话,如“打你个小人头,等你有气无得抖,打你只小人手,等你有手无得郁,打你只小人脚,等你有脚无得走┅┅”等等。仪式完成后,再用纸老虎压着纸小人,连同小人衣纸以火燃烧。此外,一些打小人者会准备贵人纸,将小人纸和贵人纸一起贴在墙上,贵人纸头上脚下,而小人纸则是头向下脚向上地贴在贵人纸下,象征着贵人将小人踏于脚下加以控制。今年惊蛰适逢土地诞,为进一步了解家乡习俗,早上我着开摩托车带备相机沿着环乡大涌“水色匝”兜了一圈采风,见河边各个社坛都香火鼎盛,其中最热闹的有东区祖龙社,大有群祀的氛围。但人们都是拜土地兼祭白虎,未见街上有脱下鞋子打小人的镜头。据说打小人的,今大都在僻静的角落进行,没有香港那种声势。惊蛰打小人虽是一种习俗,但我觉得“打”也不应太极端,籍此宣泄一下情绪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还是可以理解的。有些“打小人”者,其实与对头人并无深仇大恨,往往只是争吵了几句或一些误会,没必要出此狠毒阴招,当今被打的小人,较多的是抢人老公的“阿二”“阿三”或工作上的“金手指”等,但打是白打的,总不会灵验,上炷香祈求自己及家人平安顺景就行。图文/爱菊之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