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公 发表于 2018-9-4 09:20:37

岁时习俗 | 小榄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小榄人过端午节的习俗(文/爱菊之仁)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俗叫“五月端午”。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是一年中的大节日。

  小榄人过端午节,在以前是颇为热闹,清乾隆间里人何大佐《榄溪岁时记》载:“五月初五端阳节,以冬叶竹叶褁角黍,菖蒲与艾浸酒,荔枝桃李各鲜果佐酒馔以祀祀先,午时以朱砂雄黄写纸条贴堂户以压胜,女眷以角黍时果相馈亲戚谓之送节,自朔以后,龙舟渐次起水,俱鸣锣击鼓,沿溪上下而游。初一至初五为五大元帅诞,则迎神于吾族之积厚祠,演戏恭祝。”

  端午节的前几天,榄乡到处可见小贩随街卖粽,一些神棍穿门过房,藉神道而大找赚钱的机会。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五月初一后,家家以菖蒲及艾置神前及挂插门口,以朱砂雄黄在黄纸上书写“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或写“节号天中节,时为正午书,凡有不祥事,一切尽消除”。或写“五月五日天中节,官非口舌,蛇虫鼠蚁,一切消除。”等午时符贴,以求辟邪驱瘟消除蛇虫鼠蚁。不少人家还在室内燃点艾香或蚊香,一些甚至燃放爆竹,以辟除不祥与疫气。日午祭祀太阳,还以黄雄、朱砂点婴孩肚脐和额头,俗叫“金刚猪仔”或以菖蒲削成剑样佩带身上,或以菖蒲水洗眼浴身可驱邪保健。

  艾,又名家艾。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端午节的早晨人们有合家吃粽子的习俗,每年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包粽子主要是用蕉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分枧水粽和旦黄(或红豆)咸肉粽两类。枧水粽又叫灰水粽,是用枧水(草木灰的泡浸液)来处理糯米,蒸煮出来的粽呈碱性,黄色半透明,吃时蘸砂糖或糖浆;咸肉粽的原料包括糯米、咸鸭蛋黄、猪肉(五花腩)等,吃起来蛋黄鲜明沁香,猪肉肥而不腻,入嘴即化。有些人家还在当天煮五色甜粥(五种不同颜色的豆类所煮成的粥品)、蒸糖崧糕作午膳,据说可解毒辟疫。若赠粽与亲友,名为“送节”,以米粽、糖糕和雄黄饼、鲜果等祀神,叫“做节”。

  节日娱乐活动,最为热闹的是龙舟竞渡,在镇内大涌两岸看龙舟者成千上万,龙船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昔有民谣“五月五,是端阳,朱砂黄纸写符章。香包挂在襟头上,绸裤纱衫好在行。睇见龙船长十丈,锦标罗伞甚辉煌。鼓声震动冲破浪,水色娇娃艇内装。紫洞船头绷布帐,游河公子坐船舱。渡头拥挤人来往,热闹繁华又一场。”
  
  扒龙舟,是南粤水乡的最具特色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其实,在远古时代,南方水乡的古越人便有对龙的崇拜,喜欢把龙的图案画在船头上,而船艇,则是水乡人的重要交通工具与生产工具,五月江河水满,是划船嬉水的最佳时节,这时农事也比较闲,早造丰收在望,理应欢庆一番,这才是扒龙舟习俗的真正起源。何大佐之《榄屑.竞渡》云:“榄乡竞渡,不拘端阳节,每于田事毕后举行,不妨农务也。”

  清道光《香山县志.风俗》云:“龙舟竞渡画船彩色邑城或数年一举,小榄乡无岁不然”,里人何大佐之《榄屑.竞渡》亦有十分详尽的描述。主办者给胜者赠与高标罗伞,金猪美酒,龙舟得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这种宴饮,小榄人称为食“龙舟饭”。

  食“龙舟饭”,是村民的大聚餐,是传统社日宴饮的继续。宴会开支的款项来源,主要是村民、社团的捐赠和赞助,竞赛赢得的奖品—全体金猪、成坛美酒等,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至于烹饪,则从村民中挑选多名业余烹调高手作“候镬”,到各家各户借来炊具、碗碟,架起案板,垒好大灶,煮的是大锅饭,炒的是大锅菜。到了红霞满天的傍晚,全体村民便云集地堂(晒场),或坐或蹲,宴开百席。每席有菜十余盆(用大面盆盛装),必有一碟蒜头蒸辣椒,用以辟除“扒仔”身上的水湿气。此外,还有风栗鸭、烧猪肉、油豆腐煮鱼、猪肉煮节瓜等。虽无鲍参翅肚,倒也大鱼大肉,颇有《水浒》中梁山好汉“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豪情。凯旋的“扒仔”披红挂花,昂昂然端坐上席,乐呵呵接受乡亲父老的祝贺。席间还有助兴节目:有钱人家竞放鞭炮,互相比富斗阔。这时,雷鸣般的鞭炮声,此落彼起的猜拳行令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把宴会推向高潮。散席后,“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去,龙舟的出水和竞渡都是十分隆重的,有一系列繁琐的祭礼仪式,龙舟是用整条的坤甸或柚木的原木制造的,坤甸、柚木有个特点,不怕水浸,却怕风吹日晒,所以最合适的保存地点就是埋在河涌的淤泥之下。待要出动前才把它从泥泞里挖出来。经过冲洗,挂红点睛之后,就可以划着它在水中游弋,参加竞渡了。今小榄有地名叫“龙舟河”,就是因昔日埋龙舟而得名。
  在过去,在小榄端午习俗中,一般人家还有用黄纸与小竹扎成小鸭放于河中,使之飘浮,每一男丁扎一只,意为放走邪魅。
  建国后,昔榄乡赛龙舟的河涌(环镇大涌,俗叫水色匝)上的木板桥已逐步改为石板桥或混凝土桥,不适合龙舟竞渡活动的举行,渐被“五人飞艇赛”所取代。端午节一些习俗也渐趋简化了。
题外话:
  端午节与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蕴含着亲情、团聚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多民族全民的节日,沿袭着千年的中华文化承载,内涵相当丰富,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因为根植于民间,长期以来未能提到应有的地位,因而没有得到应有足够的重视。近年,时闻有国家正在研究把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问题。而“等传统节日”是否也包括端午节,亦令人疑惑,令人牵挂。国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冷落直至遗忘了自己的传统节日,那就是十分可悲了。
  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得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镇内各大商场、酒楼、餐厅正在展开粽子大展销,有本地的,有外地的,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粽子又成为餐饮的焦点,粽子中的主要成分—糯米,虽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但过食会因伤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过节家里自己包粽子,要把握“现包、现吃”的原则,而从超市中购回的冷冻粽子,应蒸煮透了再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岁时习俗 | 小榄人过端午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