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公 发表于 2018-9-19 11:31:38

【菊乡杂谈】小榄渡船话沧桑

【菊乡杂谈】小榄渡船话沧桑
图文/爱菊之仁我的家乡小榄,古叫榄都、榄乡,今有菊城雅号。其地在珠江三角洲中南部,乡內东西两侧之河,本西江一脉,然乡人则称之为“海”,曰东海、西海。域内溪河纵横交错,密集如网,山明水秀,土地肥沃,是一个环境优美、物产丰饶的岭南水乡,自古是香山县(今中山市)一个商贸集散地。古人云:“上善若水,田畴非水何以灌溉,商贾非水何以利涉百物。”由于小榄位处西江经济走廊轴线,上可通南海、广州、肇庆、梧州,下可达香港、澳门,“虽蕞尔一乡,然外以存香山之门路,内以联省会之声息,所关非细”(见《榄屑》康熙三年之《乞存要地呈》),故先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江河沿岸的自然、经济、资源、交通等优越条件进行生产、生息繁衍。乡民在耕植之外,亦操舟楫,从事粮食等农产品的长途贩运,一艘艘运粮船、贩米船、捕鱼船活跃于珠江流域,个别米商甚至沿着水路冲出“两广”,远至湘闽江浙。例如明正统间小榄大米商何图源,他的运粮船就常赴湘闽一带,一次其运粮船抵达福建,适遇当地闹饥荒,他将所运的谷米千石全部捐出赈灾,正统八年获朝廷下旨旌表.成了“义赈香山第一人”。渡船的发展,促进了乡内的桑圩、茧圩、丝圩、瓜菜圩、鸡鸭圩等“三圩六市”的形成和繁荣,明代中后期,小榄一地已帆樯云集,商贾辐辏。至清中叶,小榄已成为珠三角区內蚕丝、稻米的集散地,弹丸小乡“烟火万家,税居通县三分之一”(见清《榄屑》)。时民谚有“两龙不认顺,小榄不认香”之说,足以反映当时小榄域内经济、文化地位已超出了一般乡镇的概念。近代文学家姚莹在嘉庆十五年曾游幕到小榄,他在榄山书院讲学期间写的《游榄山记》是这样描述小榄的:“……是乡在香山治东北七十里,居稠而民富,无幽奇壮胜之观,而人士彬彬有文采。…出市门数武,阡陌纵横,人家三五相望,皆牡蛎为垣,中环峻墙,楼宇杰出,绕屋芭蕉径丈。其一望深树蒙密,则荔枝龙眼也。时荔枝已三熟,余实犹累累可爱,鬻其利,岁数万计。……榄之比栉如鳞,烟火如云者,皆见焉。南俯平田百顷,遥望水潆洄如带,则内河之通海者。(见1991年岳麓书社出版之《清文观止》)”在珠三角一带,航行于内河载运旅客、货物的小船叫“渡”,停泊渡船的码头叫“渡头”、“渡口”或叫“埗”和“埠”(古文埗埠通用)。在以前,围绕着小榄的江河溪流上是没有桥,乡人外出交往或经商,全靠搭渡“过海”,没有渡,根本出不了乡。榄溪大涌早在明代虽建有不少石木小桥,如双美拱桥、跃龙桥、登云桥、泰宁桥等,但在散落于水乡间的小村,村民要到对岸交往或劳作,大多还要坐船,正是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直到数十年前,出乡无船路不通,渡船仍是小榄唯一的交通工具。此外,“埗(埠)”在珠三角也是一个商业地理概念,故粤人常把抵达目的地叫“到埗”。船运要靠埗,埗成了商泊之所,圩市大多设在河埗之傍,货船积贩时聚,交易甚至在船上,小榄的“米埗滘”、“草埠涌”等地名,就是来自昔日谷米、鱼草交易的埗头圩市。据史料记载,小榄有停泊渡船的埗头比较早,南宋时,今小榄永宁近螺沙一带已有官办码头,这里从南宋至明中叶曾先后是“香山寨”、“大榄寨”及“巡检司”之地,有边境驻兵戍守。小榄有个古地名叫“亭子埗”,当年小榄望族泰宁李氏从南雄珠玑巷南来时就是聚居于此,其位置在今市中心的大庙前,此“埗”虽无什么趣闻大事,却是沧桑变迀的标志。古时这里是临水之地,明中叶间设有“官司行台”,当时官员下澳必经榄乡,每每要在这里驻宿歇息,官员上落的码头(埗头)建有接官亭,作为迎来送往之用,故名。直到明末因下澳官船改道不经小榄,才把废置了的行台改为天后慈恩大庙。明清时期,生活于榄乡东、西两海的水上人家(旧称“疍家”),他们世代居于舟船或江边棚屋,随潮来往,以捕鱼、运输为业。当时小榄行驶于珠三角的客货交通运输主要是木帆船、橹艇和桨划小艇(俗称经济艇或桑艇),帆船多是双桅,不设拖带,借风驶船,没风时靠人力撑篙摇橹,用作中、长途运输;大型橹艇常1~2人撑篙,一人摇橹,而带蓬的经济艇多是搭客的。另在交通要道江边则有“横水渡”,一江两岸定点对开,这些船多是棹浆的小木船。明代中叶后,随着经济发展,商旅往来增加,定期、定线长途客货兼运的长行渡应运而生,明嘉靖《香山县志》载:“大榄渡发自石岐,通于大榄村(即今小榄永宁),以田役充”,“高沙渡发自石岐,通于高沙、新会,民私置”。当时大榄村的渡头的具体位置今已难寻,至于明人伍瑞隆在竹枝词中所说的“双美桥西广渡头”究竟有多“广”?目前还未找到更多的文字记载。对于渡船营运,官府向有规管,民间自建自管的为民渡,否则为官渡,以民渡居多。其中民渡中有以民间捐献田地、房产所得租金作费用,免费渡载居民来往的称为“义渡”。昔时摆渡船的多是渡口附近的本地人经营,他们购置小木船,配备竹篙、船橹以此谋生糊口,不收徒,不雇工,不让外来户染指。那时埠头简陋,较大的或搭有简易遮阳避雨棚,摆渡一次,在清代是每客收制钱一文,民国初年制钱废绝后,改为每客收一个铜板,后来又改用分币,每客收一两分。由于津之利大,民趋若鹜,常有外地人冒充本地乡民来争夺津渡利益,纠纷时有发生,康熙年间,官府规定“渡有额,上禁森严,凡土著里排,始得纳饷承充”(见康熙《香山县志》卷二津渡),以控制渡船增加,减少纷争。清乾隆年间,长行渡迅猛发展,据乾隆《香山县志》载:时小榄开往各地的长行渡已有30艘,横水渡10多艘。其中长行渡往县城石岐有3艘,往广州有4艘,往顺德马宁、陈村、碧江等各乡镇往来短道航船有16艘,往南海、佛山的有2艘,往江门、新会的有3艘,以及还有开往本邑黄梁都三灶的和往海洲的,长行渡设有日渡、夜渡,分单双日开出。乡内横水渡有鸡肠滘至二埒涌,镇塘至和尚围与新涌,城隍庙前至朱陆螺滘,九洲基至曹步,沙口冈洲社至八围渡头,中心海亚公庙至顺德江尾,中心海闸头至石坳汰,流板闸头至洋沙迳,榄面沙至小沥尾永益围,沙滘至顺德南沙,米埗滘至绩麻纱┅┅┅等等(见道光《香山县志》卷二津渡)。此外,乡中还有一些来往于南海、顺德、广州等地的米艇、丝艇、果艇、货艇,多以傍晚联帮启行,破曙即至。清道光年间,长行渡有所改进,不再依赖风帆,有一种渡船在尾部安装了脚踏筒形木制推进器,用链条传动,筒形轮直径约4至5尺,有9块拨动水流的木板(俗叫九叶木轮),因人力踩动木轮时消耗体力较大,船按大小分“三人更”、“四人更”及“八人更”等多种规格(“更”指船工踏动木园碌时的横杠把手),雇5至12人分班轮流上“更”踏车,这种渡船叫“木叶车渡”,船身中部有上下两层,既可搭客也可载货,航速比帆船快。清光绪末,开始有由蒸气动力小火轮拖带的渡船途经小榄揽客,也叫车渡,俗称“花尾渡”。清末民初,拖轮动力渐由燃煤蒸气机改为柴油机,拖头亦从“火船”改叫为“电船”。据香山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已有乡民集股投资在沙口海傍街兴建“成美堂码头”(俗叫旧码头),继而乡中麦姓又出资在附近加建一个“麦氏码头”(俗叫新码头),两“码头地址相去不远,各占权利,建筑之费不赀,规模宏敞,上盖木屋,下驾波涛,为一邑码头之巨观”。码头建成后,时由小榄开往省城广州的花尾渡有两艘,“曰恒记,曰德记,一辰刻往省,一午刻返榄,用一轮船往返拖带,总名曰恒德公司,由商人合股而成”。又因“小榄居香山之上游,其石岐渡(笔者注:有民生、恒安、信昌、同兴等花尾渡)之往省城、佛山、陈村、官山、大良、龙山、龙江、九江、容奇、桂洲、黄圃、黄连、勒楼、甘竹等处者,路所必经,都人顺搭,上落日十百人;甚为利便”。除花尾渡外,时小榄还有不少货运长行渡开往邻近城乡,其中“由小榄往江门渡二,俱是帆船只,以搬运货物,旅客附搭者甚少;由罟步四楼往来小榄渡一,湾泊基头市,由太平沙往来小榄渡一,由四、六两沙往来小榄渡一,俱湾泊下基市”(以上均见《香山县志续编》卷四)。电船拖带的花尾渡,载客多,宽敞快捷,往省城可朝发夕至,沿途经十多个埠头揽载旅客。但这时期,治安不靖,航道常有土匪设卡勒收行水,贼公(水盗)“打单”掳人勒赎,其中西江水道甘竹滩、均安江尾等地为最,严重影响航运业的发展。日军沦陷小榄时期,由于航商怕渡船和火轮落入日军与汉奸手中,遂纷纷逃往澳门,机动船舶运输一度萧条,仅有日本人经办的“安藤丸”来往于广州至小榄,机帆船逐步减少。1946年,航商重返故里,水运业再次振兴,时在小榄东、西两海道之间水域内的从事货运、捕鱼的木帆船由几十艘增至百多艘,客货运输的经济艇也有增加。机动船舶(俗称“电扒”)运输逐渐恢复,由石岐开往广州和由广州开往港澳、石岐的“伦教”、“均安”电船和“恒安”、“兴记’、“新记”花尾渡等客轮纷纷开航,途经小榄上落。其时私枭猖獗,来往小榄与港澳之间的走私机动船舶曾盛极一时,多达八九十艘。集结在沙口海傍街私营鱼栏,纷纷租用香港“德荣”、“新安”、“涛记”、“大利”等船务公司的“卫新”、“建新”、“立新”、“红新”、“创新”等机动船舶运载货物出口。商人行水走私,大量运载生猪、三鸟、塘鱼、果菜、荼薇酒往港澳,从港澳运回煤油、食盐、洋酒、洋糖,船只频繁往来,彻夜不停(見《小榄镇志(稿)》)。新中国成立后,水运业快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沙口一带已有客货上落泊位35个,麦氏码头改为小榄港务站客运码头。在水乡小榄,对于船渡的往事,上了年纪的人肯定非常熟悉,记忆犹新;但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或许不很了解,甚至还没乘过渡船。在三、四十年前,小榄人外出,那怕是到曹步、海洲、横栏、东凤等地,虽邻乡相望,亦要靠“渡”始能往来。时横水渡十分简陋,通常坐十人八人,靠人力去撑,满人就开船。沙口及鸡肠滘的横水渡稍大些,属铁质机动船,载客较多,横水渡收费低廉,每次仅收2、3分钱。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我常要到广州“跑差”,为工厂采购原材物料,当时尽管小榄已有到广州的班车(主要是到沙口等候石岐往广州路经班车),但从沙口到广州一张汽车票要1.76元,比搭渡的贵,且71公里的车程要经过四个渡口,那时的客车很陈旧,坐位很少,夏天热得大汗淋漓,上上落落要“企”好几个钟头,让人感到无奈,故我最喜欢的仍是“搭渡”。那时的“花尾渡”有三层,上层为三等舱,中层为四等舱,下层装货物兼有小部分是五等客舱,旺季时客仓通道还有帆布躺椅作加铺。各等舱都是大通铺式,分上下床(单号上床,双号下床),每一床位约60公分宽,铺有花草蓆,“床”之间是一块可移动的板条间隔,三、四等的床头都有一个小窗口,可往外看看河岸风景,五等舱因低于水平面是没有窗口,不过搭夜船的有窗也没什么好看,仅是多了一点海风。夜间旅客可花3分钱可租套枕头、毯子(或棉被)睡觉,晚上在沙口码头上船,次日清晨到达广州大沙头,三等舱票价1.70元,四等舱票价1.22元,若携带货物或较多行李也仅多加几毛钱,船上有快餐供应,食完夜宵又可美美睡一觉,便宜又舒服。到了1977年间,开始出现一种俗叫“单行”的渡船,船体是水泥壳或铁壳,自有柴油发动机,无需拖头,规模比花尾渡小,优点是航速快,而缺点是有发动的噪音。时小榄往广州的“单行”叫“红星362”,下午一点半开船,两三个小时便到广州,船上无需设卧铺,基本上都是硬座,属5等,票价0.93元。70年代末,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陆路交通迅速发展,珠三角大地一座座跨江大桥飞架,一条条宽阔公路通车。1984年10月沙口大桥建成使用, 鸡肠滘汽车渡口随之撤销,随后乡中的“横水渡”及內河上的“花尾渡”亦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在小榄江滨公园內尚有一个饱历沧桑的老渡头仍在营运,来往于沙口与东凤两岸,它承载了恒古的岁月,让人留存着怀恋与淡淡的神往。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此文已载入2012年4月1日出版的第176期《菊城》报
昔日住在江边的水上人家
水上船民靠货运小木船(经济艇)从亊短途运输以谋生
繁忙的货运渡头
清末西江河上客货混载的“木叶车渡”, 风帆加人力脚踏。
民国时期西江河上载客的“经济艇”。
昔日的圩市码头(埠头圩市)
小榄沙口海傍街的“花尾渡”客运码头(1948年)
1948年石岐往广州的恒安新渡途经小榄亦载客(看!当时报纸的小榄已写成“小杬”了)

小榄沙口“横水渡”渡头,对岸是东凤镇,“大烟筒”处是地方国营中山酒厂,远处是鸡肠滘渡口(1982年)
1982年路华先生拍摄的小榄鸡肠滘汽车过江渡口(对岸是东凤镇伯公乡)
看!花尾渡拍岸,要由电船贴着带行,有如一对情侶“拍拖”。(图片选自网络)(图片左边的大家伙是“花尾渡”,紧靠的小船是“拖头”电船,右边的是过江“横水渡”)
以下是本博主所藏的部分上世纪70年代渡船票据





花尾渡卧具出租报销单(1977年)
全县统一版的沙口横水渡收费票据,每位2分。(1977年)
全县统一版的沙口横水渡收费票据,每位3分。(1982年)
中山古镇外海渡口收费票据。(1978年)
沙口大桥飞架南北,两岸变通途上世纪90年代初小榄沙口河道航拍照片,当时尚未有新城区(对岸是东凤镇)。

今小榄江滨公园江边仍保留了部分往日拍船渡头的遗迹,让人留存一丝的回忆。

这个沙口渡口,是目前小榄唯一还在营运的“横水渡”,来往沙口、东凤两岸,航程不足300米,尽管不远处已有大桥飞架,但还是有人喜欢在此搭渡“过海”。 渡口小屋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旧样貌,变化的是渡船比以前漂亮了些,票价亦从每位二至三分变为一元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菊乡杂谈】小榄渡船话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