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乡杂谈】说古道今水色匝(一)——东埒蟠龙
说古道今水色匝(一)——东埒蟠龙图文/爱菊之仁小榄是一个具有浓郁岭南风韵的水乡,水乡风情不但可与江南水乡比美,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可让你良久回味。清代乡人何大佐榄溪竹枝词云:“山抱村围水绕楼,九龙入洞盛名流;怪得客商纷四集,自来人说小苏州。”镇内水网纵横交错,河涌弯曲,在这里,除了蓝天,满眼都是浓浓的绿意:碧绿的是河水,嫩绿的是树芽,墨绿的是榕叶……郁郁葱葱的绿,清新、自然、惬意。堤岸井条有致,平坦开阔,小桥横枕,扁舟穿行,令你眼前开朗。明代万历年间南京礼部尚书李孙宸,他为家乡小榄写的地势风景图说有这样一段话:“两榄一乡,风水形势,东西两海,大溪数十里,围绕一乡。┅┅九龙入洞于乡内,双美拱桥通两榄,┅┅三墟六市,九洲八景,东有跃龙,西有起凤,登云望月,渔翁归晚,老树巢鸦,五松六路三丫水,一洞梅花十二桥。岁岁菊花看不尽,诗坛酌酒赏花村。”所谓“九龙入洞”是指西江支流流经小榄东西两侧的水道(俗叫东海、西海),有九条河涌把水引入乡内的环乡大涌,这条环乡大涌由于每年中元胜会都举办水上飘色巡游,故俗叫“水色匝”。
“九龙入洞”( 民国17年鍪涌图)
今沙口水闸至东庙这一段以前叫东埒涌,它虽不属水色匝河段,但却是连接“水色匝” 的大动脉,是九龙入洞中的其中一条“龙” 它把沙口河(东海)的水引入“水色匝”。沙口河入口这一侧叫东埒口, 昔建有东埒水闸。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改建为桥船闸之后改名为沙口水闸。
沙口水闸(摄于1982年)
沙口水闸(摄于2009年)
“埒”在广东方言中是小堤的意思,东埒口的意思是小榄东堤的入水口。由于这里位于榄面沙与东埒口之间, 后来人们将两个地名各取一字称这一带为“沙口。”今河涌北岸是沙口社区,故今亦有人叫东埒涌为沙口大涌。东埒口外是小榄对外船运集中地,从清代开始已建有横水渡、长行渡码头,清嘉庆绿芸山房居士《菊径荟记》云:“自榄之东埒海面,一路潆洄至鱼洲,锦帆画桨,络绎不绝。”故小榄民间有“搭渡要经东埒口,买鞋须到南门头”之说。
东埒口外码头(摄于1948年)
在东埒涌南岸,今属东区社区,过去这里河涌环绕其间, 基塘连片,明末清初人们在此筑有基围以防水患,取名“蟠龙围”, 并立蟠龙社以佑村民。昔蟠龙社与北岸启文巷之间有一木桥飞架,桥头有棵大榕树,树龄逾百年,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夏日这里是村民三五成群乘凉聊天的好地方。1994年菊会时,村民还在此布置了一个大型景点叫“蟠龙晨曦”, 十分壮观。菊会结束后不久,这桥就拆除了,而大榕树至今仍在,“沙口大榕树”还成了家喻户晓的物象地名。
沙口启文桥(已拆)
1994年菊会造景“蟠龙晨曦”(新艺城制作)
榕树是岭南水乡最有特色的树木,在河涌拐弯地方的桥梁庙宇旁边,一般都种植古榕,榕树枝叶茂盛,粗生,年代久远者,枝叶婆娑,枝干相联,皆成连理。民间有“榕树多者地必兴”的说法,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云:“榕,易高大,广人多植作风水。”又云:“榕,容也。常为大厦以容人,能庇风雨,又以材无所可用,为斤斧所容,故曰榕,自容亦能容乎人也。”我们小榄人有句口头语,叫榕树、容人、容万物。故在小榄河边的大榕树下、桥头、巷口社头常是村民集结的休闲空间和祭祀中心。
这是榕树王,树龄超过100年
这是榕树王,树龄超过100年
位于东区蟠龙社的“水色匝游”码头
建于1994年的民安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