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小榄 街的故事(石街有礼)

0
回复
69576
查看
[复制链接]

743

主题

27

回帖

117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71
QQ
发表于 2017-2-4 14: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街,除了有“土”,还有“人”和“丁”。街没有人就不成街了。
         大石街——投其所好进入一条街,寻寻觅觅、兜兜转转,走过车公横街、车公直街、威巷,终于“突然间”发现了大石街!还是那句“新市的旧街古巷深深深几许”……大石街,街如其名,街面由9列石板砌成,是附近街巷中比较宽的一条街。街面上的石板长年累月地被行人、车轮、风雨磨得泛着一点光。
2636013156896353058.jpg

         大石街上曾经有一座“将军仁斋祠”(或称“尚德堂”),两进各三间,祠后有一座六耳楼(在现今的大石街一巷,至于为何叫“六耳楼”,我也想知道)。该祠祭祀何氏十六世祖仁斋公。因为他的孙何定江做了金门提督,所以追封三代为将军。雨亭书屋(大德堂)、景虞书室、茹山祠(怡盛堂)等这些显赫一时的建筑也曾在大石街上占一席位。
         关于大石街,有一个“无礼”的有趣故事。(讲古佬上身)话说清朝末年,大石街是小榄三大姓之首的何姓聚居之地。那时,这一带的房屋雄伟奢华,尽显着主人的权势。而在大石街一旁,有一块形似乌龟、三尺见方的大黄腊石。不知大石街的取名和这块大黄腊石是否有关,但这块大石却成为了一帮何姓“二世祖”(纨袴子弟)胡混的地方。其中欺人最甚的就是叔父是武举、兄是武探花、弟们是武侍卫、自己也是武举的——何乃清!由于其显赫的家底,他俨然成为一方之霸、群龙之首。于是乎,每天傍晚他都与一帮恶少坐在那块大石上聊天打闹,对路过的年轻妇女面目可憎地评头品足、调戏侮辱,对稍有姿色者,甚至强行奸污!虽然群众对之“岂有此理”、恨之入骨,但都是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为了发泄这种怨愤,就把他们经常“打墩”的那块大黄石叫做“无礼石”,以影射如此的一帮“无礼之徒”。谁不知,何乃清他们不以为耻,反以此为荣。真是岂有此理!?在同治十三年的小榄第二届菊花大会开幕之日,他们为了炫耀家势,除在大石街一带大肆张灯结彩外,还在街口牌楼上挂出一幅上联,征求下联。上联写道:“大石街前,两岸青松,上下金桥锁,船来艇往;将军府、侍卫府、资政大夫第,世代名家传古古。”有眼都看得出,这是他们炫耀家势的对联。但几天过去后,没有人对得上,应该是没有人敢对,怕是惹祸上身。所以,这些人更加趾高气扬,自以为是才高八斗、曲高和寡。难道就没有人治一治他们?就在这时杀出个痛快的“程咬金”!有个飞发佬(剃头匠)家庭清贫,但为人耿直、有点文墨,看到他们那个“得斥样”实在忍受不了,就用一张白纸写出下联,联道:“飞驼岭下,一带黄蓢,东西木臂开,棺出柩入;白骨坟、乱葬坟、花子养生亭,历朝荒塚至今今。”这联在深夜才敢张贴出来,第二天早上当人们看到了,立刻轰动了整个榄乡,人们无不拍手称好!这下联不但对仗工整,且有针锋相对、含沙射影之意,给那些权贵们一个无情的鞭挞。百姓连连叫好,而那帮权贵们自觉得威风扫地、颜面无存。这不是让一个穷鬼飞发佬“明剃眼眉”吗??他们心中不快,于是制造借口进行迫害。但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看清一切的飞发佬早已远走高飞!坐定定等你来捉咩?后来,这副大快人心、脍炙人口的对联一直在小榄人们之中流传着。至于那块“无礼”的大黄腊石,据说在1931年间,中山县县长唐绍仪在唐家湾兴建“共乐园”时,搬去作点缀品。时至今日,“无礼石”的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大石街曾经有如此“无礼”之徒!但我这篇为什么会叫“石街有礼”?因为当我拍摄的时候,路旁的一位中年阿姨非常热情地为我介绍了大石街。据她说,她在这条街生活已40多年,以前大石街是铺红米石的,后来重铺成现在的石板。以前的大石街比现在的宽多了,街旁(西边)有一条小小的河,后来填河后改建成房屋。“这间屋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我太太爷剩下的。”她热情地为我讲述着……就这样,一个微笑、一份友善、一些简单的介绍,这些平凡的东西使我在昔日“无礼”的大石街上感受着“有礼”!
584623526629412492.jpg

584623526629412500.jpg

2917488133607103563.jpg

1037235289179268188.jpg



         车公直街、车公横街——因这里曾有一座小榄五大庙之一的车公庙,所在的街道以前叫“车公庙街”,现分出车公直街和车公横街。相传车公乃南宋末年的一名猛将,江西南昌人,因勘平江南之乱有功,被封为大元帅。后来,蒙古大军压境,长驱而入,势如破竹,宋军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宋帝在左丞相陆秀夫护驾下,南下逃难。当时,车大元帅亦护驾南下,但途中因病逝世。人们因念他忠直英勇,死后奉他为神明。车公横街曾名“永兴大街”,而车公直街包括一条支巷“威巷”。在威巷里,一座格外醒目古老大屋高高地耸立着,给浅蓝的天空抹上些许沧桑。(延伸介绍:古时小榄“五大庙”分别为滘口北帝庙、基头北帝庙、下基观音庙、大榄妙灵宫和车公庙。)
2746069872790539820.jpg
(车公横街)

1136033006004743158.jpg
(车公直街)

712694641033202568.jpg
(在威巷)

3021633874990533740.jpg
(在威巷)

3021633874990533746.jpg
(在威巷)
         三宅巷、四宅巷——虽然这次并没有走过三宅巷和四宅巷,但这两条街也是比较古的。以前,在四宅巷有座何太卿大宗祠,或称流庆堂,崇祀何氏九郎始迁祖惠公,因其十一世孙何派行官至太仆寺正卿,故名“太卿大宗祠”。祠三进各三间,外墙为壳花墙,门匾为郭尚宾所书,堂匾为李孙宸所书。在太卿大宗祠的右侧,还有一座何派行立的进士坊。因此四宅巷曾名“太卿祠街”,也曾名“西闸街”(“四宅”和“西闸”读音有点相似)。
652740470993385866.jpg

2636013156896353054.jpg

(三宅巷)

        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小榄第一届甲戌菊花会上,何太卿大宗祠作为一个菊社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庆典。这个菊社范围在今镇西红山路、三宅巷、四宅巷、罗涌一带,菊社内有戏棚、花路、水中花路等多种美轮美、别开生面的景观。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小榄第二届甲戌菊花会上,何氏菊会(当时废菊社、兴菊会,所以形成了小榄何、李、麦以及大榄四大菊会)在何太卿大宗祠、何内阁大宗祠(舄环堂,在市边涌)等地设立花场花街,搭建花楼、花桥、水面花廊、戏棚等,并贴上菊联。菊会盛大而热闹,尽显着何氏的权势。在民国23年(1934年)小榄第三届甲戌菊花大会上,镇西展区由车公庙到葵树庙,全区共建有菊棚9座,并设彩灯景棚、盆艺展览、书画展览等。区内市边涌(今文化路一带)、四宅巷、兰街社分别设有艺菊场;车公直街、鸡鸭市街为花街;悦公祠(在市边涌)、何太卿大宗祠、葵树庙(在竹源)前设有戏场;何内阁大宗祠、何太卿大宗祠前均搭建了花楼花塔,异常华丽雄伟!

         有的人会好奇地问“你在拍摄什么”,有的人会无聊地说一句“无聊”,有的人会曲解我拍摄的意图,有的人会向我诉说“古迹对他生活的影响”,有的人会热情地向我讲述着街的故事……我在看古巷旧街,也在看人生百态。而其实,我也是这百态中的一态。街没有人就不成街了。(来源:小榄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小编微信(加群)

全国服务热线:

0760-22109168

公司地址:中山市小榄镇新华西路3号

运营中心:小榄镇双美府208

邮编:528415 Email:11446848#qq.com

Copyright   ©2000-2018  小榄在线,小榄网,小榄论坛Powered by©Onw.cn技术支持:中山市微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粤ICP备090363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