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节传统文化里,张灯结彩,高挂灯笼是必备的一件事。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挂于家屋高处,俗称竖中秋。”
在小榄镇,市民一直都对灯笼情有独钟,以往每逢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天井或者屋檐上挂上漂亮的灯笼,小孩则手提着小灯笼在大街小巷嬉戏。
然而,随着上一辈手工灯笼制作者慢慢老去,手扎工艺灯笼渐渐消失。在小榄镇,这种民间手工工艺,仅仅靠几个人去坚守传承,民间手扎灯笼工艺正逐渐被遗忘。
临近中秋,在小榄镇位于云路与正义路交汇处,一间叫镇伟花灯艺术工作坊的商铺从前几天开始,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和传统灯笼,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摄影爱好者来观看。靓丽的花灯下,路过的孩子欢呼雀跃,都不时用手摸摸,用眼瞅瞅,这挂满的灯笼和各类型的花灯,都出自何镇伟和他夫人谭姨之手。
何镇伟,是一名职业画师,民间,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花灯大王。他以前曾在电器厂工作,然后自己经营五金家店商店,出于对民间工艺的热爱,他曾到佛山工艺厂学习有关工艺扎作技术。回小榄后,每到元宵、中秋节日的到来,他就扎起了传统花灯的扎作,平时,在家闲时也偿试扎制各类型不同形象的花灯,每到他驻足扎灯的时候,附近的街坊邻里,大大小小,还有调皮的小朋友都喜欢来观看,学习。而且,他是一名画师,他能在灯类型的花灯上画上图案和涂上颜色,成型后的作品,都给街坊邻里争相竞买,渐渐,花灯大王的名气,越来越让人知道了。 1994年菊花会期间,凭着他对扎灯技术的得心应手,得到妻子儿子的大力支持,花灯大王的工作坊也在同一年开业了(开业初是以卖家电五金为主,然后兼卖和扎作花灯,最后改为全面的手工扎作工作坊)。
“在这条街做灯笼做了20多年了,做灯笼很辛苦。从设计到造型再到糊纸,都必须亲力亲为,特别是一些比较大型比较复杂的花灯,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像这盏年年有鱼灯笼,就需要花掉4、5天的时间。”何镇伟指着一盏长度大约3米的鱼形灯笼说道。“我们的手工扎作花灯、灯笼,价格都年年不变,一直都很亲民的,从15-200元不等,工艺高的,订造的,价格就高点。”
“现在大家很少做手扎灯笼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榄有很多人做手工灯笼,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都挂着手工做的灯笼,上面是传统的彩色国画。那时的花样很多,十二生肖更是每个手艺师傅都会的,可现在,没多少人会做工灯笼了。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大花灯,如鱼、龙船等,现在很多手艺人都不会做了。”何镇伟一脸的遗憾,“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看不起那些被称为‘落后’的制作工艺,认为学习这些传统手艺不能赚大钱。但也有一些家长在中秋前都会到我这里订造框架,然后向我学一下基本手艺,然后他们就将材料拿回家自己扎作。她们都说,和孩子一起扎制,也让他们认识和学习一下爸妈童年的时候,中秋节,就是用这些糊的灯笼。”
“如果下一辈人不会制作灯笼,以后小榄就没有人做这门手艺了。”何镇伟坦言,虽然自己很执着,但从不要求自己的孩子也投身这个行业。“一个人做不了那么多,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朋友帮忙,但能力有限,一年也只能制作几千盏灯笼,根本满足不了需求。”说到这里,何镇伟点了一口烟,深深地抽了一口,望着店外的车水马龙,“仅凭我们民间这些薄弱的力量,这门民间手艺恐怕传到我们这一代就终止了。所以,我很希望,这条街都成了一条传统花灯的文化街,让这传统一直传扬下去,那怕是附近街坊或一些有志的创业青年来学艺,我也会细心的教导和传授技术,当然,除了我,这条街还有几个好朋友,都是同一辈的,他们和我一样,都在这里“打等”十几年了,我们都希望,这传统工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何镇伟站起来,然后托起一个灯笼:“这个灯笼啊,昨天有一群鬼佬(外国人),拿着相机,手机来我这里,研究,拍摄,他们都竖起大姆指称赞。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叽哩咕噜讲什么,但我也明白他们在传颂:中国花灯,工艺了得。除了这帮鬼佬,平时的路人啊,记者啊,媒体啊,都特别关注我们这条街的花灯,虽然他们每天咨询访问我地,但我也会不厌其烦的向他们讲解这种传统工艺,文化。所以,这种传统花灯、灯笼还是让很多人关注”
因为传统的花灯是有生命的,它代表着一种心意。所以我和这条街的几位朋友一直坚持着这份信念。“只要中秋节不消亡,花灯就不会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