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榄东区社区祖龙村(即今东区四村),有地名曰大门楼、二门楼,村内大门楼巷与二门楼巷平行相隔约40米,东西走向,巷尾有条横街把两巷连通,横街叫二门楼横街,祖龙村因村内祖龙社而得名。祖龙村原属榄都基头坊,范围包括基头村一带,1959年8月,基头从祖龙村分出,建立基头村(即东区三村)。“基头”分出后,祖龙村以大门楼、二门楼范围建村。在新城区开发前,大门楼巷、二门楼巷就是这村两条主要干道,今两巷巷口之间建有祖龙桥,横跨水色匝,与小榄镇旧城区相接。 祖龙社由于紧靠环乡大涌水色匝,地理位置优越,又是小榄的老开发区,早在明代已聚居者众,村民务农经商,人丁兴旺,建村较早。明末清初,祖龙社对岸的小榄望族泰宁李氏在泰宁涌的涌口建起了一座木石结构的登云桥,桥头有闸门楼,不仅壮观且颇具神秘色彩,时乡人传其“日照无影,其影在半边榄村居民屋上”。后来,祖龙村村民出于防盗及风水等原因,请堪舆大师指点,决定在面向东区大街和小榄涌的两个巷口分别建筑闸门楼,一可增强村中的防守体系,二可增加锁玥的气势,彻底扼住村口,以利村民繁衍兴旺和财富的聚敛。 由于两条巷的巷口宽度不一,靠南的比靠北的稍宽,兴建的闸门楼尺寸规格自然是略有不同。邻近今东区八村的这座闸门楼宽3米,高4米,邻近东区三村的门楼宽2.5米,高3.8米。为便于称谓,人们把稍宽的闸门楼叫“大门楼”,门楼内的巷称大门楼巷 (曾叫大门楼大街),另一座叫“二门楼”,门楼内的巷称二门楼巷 (曾叫二门楼大街)。 “大门楼”内边有更寮(值班室),设值班人员专司大门楼、二门楼关闸、开闸和挂点灯笼(街灯)。大门楼巷内的居民,以梁姓人为众,且较为富有。巷内有大门楼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六巷等六条横巷,大门楼的闸门于1955年拆毁。四巷内建有善庆庵(尼姑庵),今仍香火鼎盛。 二门楼在七亩塘的梪口处,与基头村分界,巷口附近是祖龙社稷。巷内的居民初以刘姓为多,后由于战乱及饥荒等原因,刘姓大部份搬出到别处谋生,此地现刘姓已较少。巷内有二门楼横街、二门楼横街一巷,二门楼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六巷、七巷、八巷、九巷、十巷等十一条横巷和一条横街,二门楼的闸门于1958年拆毁。 大门楼、二门楼建于何年,由于年代久远,已无从查考。两个闸门楼均砖石结构,顶部盖瓦,飞檐形,用杉木作闸柱(企栋),晚上有专职人员值班、巡逻,遇到匪盗或外人入侵,木闸一关,整个村庄如同一座堡垒,而巷间却可互通,对村庄的安全防护起了很大的作用。民国时期,匪盗猖獗,为加强村庄的安全,1940年还在村后九亩塘角、麻塘尾处建造炮楼,负责村庄后部的安全防护。炮楼占地20平方米,高5米,砖石结构,水泥盖顶,分上下两层,上层作值班室,下层作休息室。炮楼四周设有暸望孔、射击孔,用木梯上落。炮楼建好后,由联防队长谭文负责安排值班及安全防卫工作,该炮楼于1955年拆毁。 此外,二门楼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凡棺木或死人(尸体) 不能经过闸门楼进出,大门楼没有此俗。据说这是当年建二门楼时风水先生说的,否则会风水大伤,对村内居民不吉利,有灾难降临云云。因此二门楼巷内的村民若有去世,只能绕道巷尾,经二门楼横巷,过东区三村的更寮巷出殡。早期在此居住的刘姓,人丁兴旺,二门楼不能出殡,他们就在二门楼巷尾“七亩塘”角处建有停尸停棺房。面积约16平方米,砖木瓦结构,专供刘姓人家使用。后来该停尸停棺房因年久失修,刘姓人将其拆除,留下灰沙地面,也只供刘姓人家使用。七亩塘在1985年填平建房,1987年重新改造二门楼巷时,将巷路扩宽为3米路,这地方已成为巷路,但二门楼不准死人棺木出入的习俗由建成之日起,一直沿袭至今。
从东堤路登云桥望对岸祖龙村
大门楼四巷内的善庆庵
河涌旁的祖龙社坛
远眺横跨“水色匝”的祖龙桥
图文:爱菊之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