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爱菊之仁】聊谈小榄地名(4)—“红更寮”

0
回复
20807
查看
[复制链接]

316

主题

1

回帖

32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2
QQ
发表于 2018-9-3 1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聊谈小榄地名(4)—“红更寮”


文/爱菊之仁


在小榄,有一个为人所熟悉的地名叫“红更寮”街, 位置在华光路与十二桥街交汇处一带。关于“红更寮”的得名,当然是与更寮有关。更寮与打更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对于今天的年青人来说,打更这行当可能不是很多人所了解,只能从戏剧中看到;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听到打更长大的人今亦已经不多了。

在古时计算时辰,靠“滴漏”、“日圭”等手段,平民百姓家里是没有计时器皿,维以日出、日正、日斜、日落为时辰之据,或测视星月位置,以定夜之迟早。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打更是从初更开始,如果“落手打三更”,那就错了,故有此俗谚。更夫通常以燃香方式计时,烧完一柱香出去打一圈更,即使清代已有了“时辰钟”,但很长时期在民间仍属稀罕之物,广大百姓仍以听更鼓知时辰。

“更寮”是打更报时的地方,更夫(俗叫打更佬)大多由年迈的孤苦老人担任,有些属地方上的街坊、店家、富户集资雇请,有些是靠街坊熟人打赏“平安米”作报酬,收入微薄。

小榄这个小乡镇,以前连同乡郊有好几个更寮,那时乡郊村民的住宅,大都是用禾秆草搭成的茅屋,容易引起火灾,打更佬除了打更报时外,还要负责防火和防盗的宣传,提醒居民提高警惕,万一有事可以及时叫醒居民出来采取措施。但在几个更寮中,“红更寮”之所以能一支独秀,远近闻名,关键就是这个“红”字。

“红更寮”究竟设立于那个年代,是清代还是民初?现在也难于考究,我曾向一位年届八十在这片地方住了几十年的老人了解,他也说未见过,是父辈时候的事。据说更寮内不仅设有更鼓、更锣,而且放置了水柜、火钩、水桶、藤盾等救火器材,是镇内一所较大的更寮,它外墙刷了大红色,与其它外墙灰黑的小更寮或茅草搭建的小更棚相比,格外醒目,“令舍不同”,所以远近的人都叫它“红更寮”。

要知道,数十年前尚未有“消防红”这概念,那时一个放置消防器材的更寮竟刷了红彤彤的颜色,我认为应算是“超前创意”,难怪它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并“红”透了小榄的地域标志。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镇内很多坊社都相继设立消防的“水柜公馆”,添置了救火器材,那时“红更寮”就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仅留下一个令人怀念的名字。

在没有“红更寮”后的一段很长日子里,小榄还是有打更佬打更的,这行当大概延至到六十年代初。记得在我年少的时候,有个打更人叫李根胜,住竹围,人称“盲根”,每天夜里,提着灯笼,腰挎竹梆,走街穿巷。呼唱着他那《太平歌谣》:“笃笃——一更啦!笃笃!提防更烛,时年丰熟;孝顺父母,兄弟和睦;关紧门扇,紧慎火烛;万物勤检点,……笃笃!”即使是吹风落雨,也从不间断。苍老的喊更声,古朴的竹梆声,敲醒了不少留下隐患的粗心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掌握时间比打更精确多了,打更报时的行当成了过去的事,“红更寮”这遗迹今也找不到了,但我们在今天繁忙的生活当中,在昏沉而容易疏忽的时候,仍需要一位警醒我们的人。昔时打更人在夜里反复叨念:关紧门扇,紧慎火烛;万物勤检点……,勿看是枯燥简单,他那“防患于未然”的宣传却是值得称道。



65993116708663953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小编微信(加群)

全国服务热线:

0760-22109168

公司地址:中山市小榄镇新华西路3号

运营中心:小榄镇双美府208

邮编:528415 Email:11446848#qq.com

Copyright   ©2000-2018  小榄在线,小榄网,小榄论坛Powered by©Onw.cn技术支持:中山市微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粤ICP备090363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