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前,在小榄“水色匝”周边那三、四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五花八门的庙宇139间,什么观音庙、天后庙、关帝庙、文帝庙、北帝庙、华光庙、二帝庙、三界庙、四圣宫、车公庙、康公庙、华陀庙、岳王庙、包公庙、鲁班庙、市主庙┅┅等等,所祀天神地祗、人鬼物灵极之广泛,甚至连仅见建于府、州、县的“城隍庙”也有五间。此外,还有30多间名属道佛的庵观寺院和信奉天主基督的礼拜堂、福音堂、天主堂等。一个弹丸之地能有如此多的寺庙庵堂,能包容如此多的风俗信仰,估计在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小镇中也是比较罕见的。 小榄何以有如此多寺庙庵堂?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地缘的因素。明以前,小榄仍属蛮荒的“海中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了在水上环境生存,认为万物皆有灵,尊仰崇拜都能降福消灾。到了宋明时期,先有中原人经珠玑巷南下在此垦殖定居,后有三卫十八所大批军户来榄屯田开发,这批来自中原的先民及来自北方各地的军户,带来了中原百艺及各种世俗文化,使这里俗神特多。几百年来,随着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此交融,随之而来的民俗与神明崇拜也越来复杂,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既满足了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精神的寄托,也为地方社会及不同群体的情感起到了整合认同的作用。 小榄有如此多寺庙庵堂,为何能群神和谐、各领风骚?其实小榄的民间信仰,并非真正的宗教信仰,不像某些宗教有完备的义理系统,而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世俗信仰。一块石头,一棵古树,一个民间传说中的角色,人们都可以视作“神灵”来拜,随意性很强,拜祭也不在乎外在形式,并没有系统性,正是因为没有系统性,自然就没有排他性,你讲你的“耶和华”,我拜我的“观世音”。 小榄开村于宋代,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当年先民从北南迁,有来自中原,有来自闽浙沿海,他们顺水而下,民间信仰很多都因水而起,由水而生,当中的妈祖信仰是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榄乡自开村以来,先后建有9间天后庙,如大榄的玅灵宫、东埒口的圣母庙、大市的慈恩庙等,其中以玅灵宫的历史最为悠久。庙建于北宋,初名叫“元丰堂”,那时的小榄叫“潮居里”,是四面环水的小島,住民多是来自粤闽沿海的渔农蛋户,日常作业常受风浪袭击,人们笃信妈祖能救急扶危,济险拯溺,护国庇民,福佑群生,于是立庙供奉,明正德年间,香山县教谕颜阶以此庙是村民“私造”为由(有如当今所说的未经报建审批),将庙拆之。直到明代崇祯三年,乡民才重建此庙,改名“玅灵宫”,成了小榄“五大庙”之一。 乡中与水有关庙宇的还有洪圣庙、北帝庙等,小榄有6间北帝庙,其中以基头及滘口两间北帝庙香火最旺,都属小榄“五大庙”之列。每年七月中元节,这两庙及大榄玅灵宫都会建醮演戏,作盛大的水陆道场超幽,一连三天奉神驾于环乡大涌上巡游,除有神座大船、僧众“焰口船”、观音大士慈航船等外,还有二三十艘来自各坊各社的水上飘色船随驾,场面热闹,万人空巷。 在小榄庙宇中,数量最多的是观音庙,全乡共有25间;其次的是关帝庙,共有22间。表面看,观音与关帝是一佛一道,其实并非如此。小榄人拜观音不是纯粹的佛教菩萨信仰,不少家庭、商户乃至庙宇,常是佛、道神灵与民间俗神齐齐祀奉,有些甚至把关公和观音摆在一起,各有一个香炉,拜观音是为了求子求钱财,拜关公是为了镇宅保平安。在百姓心中,观音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是有求必应、万求万灵的菩萨,甚至在每年正月廿六还大开“金库”,让民间百姓“借库”借到够。 在小榄,最有地方人文色彩的庙,应是“邹陈法师庙”及“巡抚庙”。古时的人们,对曾为乡亲做过好事的人也会立祠建庙祭祀,将其作为神来祭拜,让人不要忘记其恩德。小榄的“邹陈法师庙”共有八间,祭祀的都是明代两位地地道道的小榄人,一个叫邹潮,另一个叫陈璇。这两人并非大官,也无惊天动地亊迹,县志载:“二人同里同学,互相师友励学,敦品以善化人。成化时屡饥疫,两人设法拯救,活人无算。两人死后,乡人追思德义,建祠庙奉祀”。又如永宁北街的“巡抚庙”(又叫王大中丞祠),奉祀的是清代康熙四年出任广东巡抚王来任,王治粤三年,为民请命,先后五次上疏康熙皇帝,坚持“弛海禁”主张。复界后,乡民因感其德,建祠庙祭祀,尊为“复村恩主”,每年诞日,各股姓轮值演戏祝颂,相当隆重。 明嘉靖《香山县志》云:乡民“其习尚则重族,信鬼”。小榄人极重视祭祀自己的列祖列宗,每个家庭都有供奉祖先的牌位,但亦奉有诸如天官、地主、土地、灶君、关帝、观音等神位。不过人们对于祭神与祀先一般都分得很清楚的,神要先拜,且鸡和红白两肉不能切开,烧的是贵人禄马、金纸元宝及祈福之类东东,对于祖先,肉要斩件上碟,还要加上酒水筷子,烧的还多了些纸服冥币及世俗化东西,说是供祖先吃与用。 小榄人的民间信仰,信佛的不是期望能“修成正果,浴火重生”信道的也非期望能“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大多数拜神拜佛的,所祈求都不是某些宗教所讲的“来世”,而是当下,是基于世俗愿望,常“临急抱佛脚”,用香火和祭品换取现世的实利,即求财、求官、求子、求寿、求姻缘、求好运、求平安等,现世感与功利性很强。一些人当现实中遭遇到困难和不幸时,往往想通过许愿的形式,向神乞求庇佑,祈避祸消灾,求热粥热食,立竿见影。例如患重病的,到神庙拜医灵求神茶;读书考试的,到神庙拜孔子或文昌公;想生仔的,到神庙拜金花夫人或送子观音;……,很多人只知神名佛号,天天上香,却不问经论,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甚至连观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都没去深究,反正有人说拜了会灵验,他肯定会去试试。 我是土生土长的小榄人,非常喜欢家乡多元而融和的民风民俗,我是不相信世上真的有鬼神与天主,这绝非因受了马列主义的灌输所致,而是承袭了先祖“重族不信鬼”的遗训。我对别人的信仰从不非议,有时还会随随世俗,我的观点是:民间信仰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文化,是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认为:除了邪教邪说,各种民间信仰都具有追求真、善、美的特质,具有高远、博爱与人道主义的内涵,有爱国爱乡、维系族群认同、地方认同、善待自然等精神价值,对其的保留、传承,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对待,甚至要加以适当的保护。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榄城隍庙(摄于1948年)
圆榄三界庙(摄于194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