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在我国向有美好的蕴意,由于灯、丁发音相近,以灯为丁,喻火旺而丁发,是人们庆贺繁衍生子,薪火相传,感恩生命的民俗载体。在小榄,凡是在上一年生育了男孩子的家庭,一般都会在新春佳节挂“添丁灯”,花灯悬挂在宗祠或家堂里,目的是把添丁的喜讯禀知祖先,以寓“香灯有继”,让祖先认识自己子孙并加以荫佑,或祈望神明多多保佑,这个习俗已流传了几百年。 清代《香山县志》云:“正月灯节,添丁者挂花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榄溪岁时记》又云:“自初六至望,祖祠人家及庙社,相继悬花灯于神堂前,谓之开灯,烹宰烧猪以祭宗祠,集子姓以饮福酒,人家则召亲友宴眷庙社,或分胙或集饮,极其尽欢,生子者以姜酒为祀,父称灯头,子称灯崽,以姜酒享客,其欢更甚”。 最初“开灯”都是从正月初六开始的,因初七是“人日”,后来一些人家会改在初七夜开始,以求人丁兴旺之意,此后一连数天,灯烛日夜辉煌,并以茶果祀灯神。挂灯前先放爆竹,再拜门官土地、祖先祠堂,仪式完成后才将灯挂上家中神厅和祠堂里。花灯以前大多是人们自己动手制作,而今多到纸扎店购买,这些灯通常有八角形或莲花莲藕形,上写有“子孙昌盛”四字,简单而精美,有些花灯还在灯下坠挂一个小纸袋,袋里放些红枣、慈菇、花生之类,以取个好意头。 到正月十五夜,祠堂及家堂中,灯烛更灿烂,长幼齐集,笑语喧阗,漫谈故事家常,待到中夜设茶果、资厚人家还设夜宴,款待客人,十分热闹。正月十六晚,凡有悬挂花灯的宗祠家堂,是夕各随其丰俭,再备茶果美酒美食,尽情欢乐,再次禀告神明祖先,保佑儿孙平平安安,健康成长。至此,开灯仪式结束,此谓之“散灯”或叫“结灯”、“收灯”。 数十年前,开灯仪式一般以宗族为单位,那时小榄祠堂很多,有400多间,人们祭拜后进入自己所属宗祠内挂灯,再将男孩的姓名报给祠堂值理登记、载入族谱。挂过灯、记入族谱后的男丁在清明祭祖之后,便可参与族里的“分猪肉”了。 一些人家除初六在宗祠及家堂挂灯外,还会在当日抱着婴儿到坊內的社稷坛前祭拜,向神明祈愿儿孙快高长大、长命百岁。 此外,一些人家还有在正月十二日替床头婆开灯之俗,这种灯称“亚婆灯”,是用红、黄、绿几色纸制作,插挂在床头婆香炉上,祈求床头婆多加庇佑。 新中国成立后,小榄的祠堂基本上已被拆掉,没拆的(包括近年重修的)亦仅是个躯壳,已经完全没有宗祠的功能,“添丁灯”唯一的只能挂在家中神厅。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紧张,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逐渐减少,当今小榄这个传统习俗已简单了很多,并日趋淡化。
图文/爱菊之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