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小榄的社坛与习俗 图文/爱菊之仁 社坛祭祀活动源自古时农耕时代,那时平民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宗族村社,而宗族村社共同祭祀的,主要是以土神为对象的社祭和以农神为对象的腊祭,他们祭祀的场所是社坛。社坛,小榄人俗称“社头”或“社老爷”,是供奉社神和稷神,故又称社稷。社神就是土地神,保护一方平安,稷神是谷神,主管五谷丰登,都是造福乡里,施德万民之神。 小榄早期的坊里,都是各姓人口聚族而居,族人聚居的初期,因尚无家庙族祠,往往先在自己的聚落地建社坛,或祖社合一,让族人依时节祭先祀神,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随着人口的不断发展,各姓聚落的不断增加,到了清代,小榄水色匝沿岸各姓的自然聚落已逐渐扩展至相邻连接,并在河涌两岸形成坊里鳞次的格局,社坛也就成了坊里之间分界的明显标志。 社坛形制多为方形的宫座椅形状,取“天圆地方”之意,并因循古人“社稷之祀,坛而不屋”俗例,没有梁柱屋瓦之设。社坛修建大多是坊里内的宗祠出资或由“会份”合资,通常建在街口村头的路边,近河边的多是侧有水埠,背靠大树,社坛被覆盖于绿叶浓荫之下。后来经过明、清时期保甲编民制度整合,乡中一些社坛虽仍沿用某某祖社或某某古社旧称,但已从原来单姓族人祭祀蜕变为坊里群姓共祀。早期社坛规模的大小是不以该坊里富裕与否而定,一般以官府名义代表一乡所立的“大社”规模较大,坊里间的规模较小,且视地形而建。大概从清代开始,一些社坛的称谓渐不规范, 正像今天某些楼盘起名一样,没有宽阔露天公共场地或绿地的也随便叫“广场”“花园”,甚至不近山的也叫“山庄”等,所以后来的所谓“大社”,有些就不一定是官立的通乡大社了。昔小榄有几个大社,如:聚宁大社、永兴大社、御龙大社、山边大社等,其中“榄都大社”是代表整个榄乡百姓而建,自有其大气和庄重,而坊里的通常是三块小闸石,一个香炉,加个矮小的土神石像,有些则没有石像,以石碑刻上“某某社”字样,或干脆仅刻社稷两字。 社坛祭祀,古有春社、秋社,即所谓“春祈秋报”,尤以春社为盛。明嘉靖《香山县志. 风土志》载:二月“上戊祭社,乡众必会立石于众路之衢,题名里域,至日科钱祭之,谓之社日。”除社日祭祀外,有些人家若生了小孩,也会备祭品到社坛参拜,用红纸写上小孩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粘贴于社神侧,认作契仔、契女,旧俗认为,契神明可以消灾解难,趋吉避凶,周年平安。若上年生了男丁的人家,更会在正月元宵到社坛参拜,在社坛挂上一盏纸扎方灯,以求神的庇荫。 关于清代榄乡祭社,据《榄溪岁时记》载:“归鸿里及鸡鸭市常布置花街,张灯结彩,鼓乐娱神。各铺户所悬之灯,或为人物或为鱼鸟花果之类,制造奇巧,各坊社多放大花炮……”八月初二日“各坊人家市肆社坛祝神与二月初二同。” 近数十年,小榄祭社仪式已没以前那么隆重,但人们仍于平日炷香奉祀,节时则备酒食、香烛、纸帛以祭。特别是在农历二月初二及八月初二较重视,这两天相传是土地诞日,人们祭社祈求风调雨顺,祝祷丰年,人口平安。 小榄的社坛究竟有多少?虽未作过精确统计,亦很难作出精确的统计,但今有名可查的也有四百多个。特别是在环乡大涌“水色匝”流经的地区,社坛更是栉比鳞次。在数十年前,仅今永宁的东村、南村、北村就合共有54个社,在今新市社区范围内的约有150个社,其他的如东区、北区、竹源、九洲基等地的合共也逾百个。社名大都与吉祥祝愿及龙凤文化有关,是人们对家园的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寄托和憧憬。如,东成、西就、南和、北汇、三多、五谷、宜男、迎龙、接凤、蟠龙、凤翔、福禄、屡丰、平安、人和、德星、麟祥……等等,有些社名如:三多、聚龙、西就等更是有重名使用的。 昔时乡间是没有街巷名称的,社坛就是坊里的标志,人们为了生活和交往(包括书信投递),社坛常用作地名助记实体。为方便记忆表述,往往对某些社坛按其地理位置与邻近风物冠以俗称。例如在永宁南村及下基莲花街,当时有社坛是建在街巷的转角位,被人称为“过角社”。在主帅庙前街(今康公路)有社坛也因位置特别被称为“趌鸡社”。北区冈底涌的捷龙社,因村民世世代代以捞蚬制蚬为生,一些人常在社前空地开蚬,被俗称为“蚬仔社”。 以前有些社坛相距仅是咫尺之隔,如在大榄烈女祠前涌边(今永宁沿河路),该处原有一座闸门横跨大街,而闸门前后分别建有“接龙”、“ 腾龙”两个社坛,隔墙背靠背,来往行人经过闸门时,正好一步跨过两个社,因而有“一脚踏两社”的俗名。 小榄社坛俗名很多,除上述的外,还有大社、细社、孖社、纱帽社、隔桥社、涌口社、三角社、两榕社、路心社、拦街社、冒地社、擤鼻社……等,其中一些来历亦颇趣致特别。例如在大石街与大涌弯之间,此地有一小街,今叫“兰街社”,路不宽,街心建有一个社坛,初无社名,仅石刻“社稷”两字,由于社坛占了半条路宽,拦住行人去路,被称为“拦街社”,到了清代,此地文人才按其谐音赋以“兰街社”雅号,沿用至今,故乡人有“兰街社街社拦街”之戏语。数十年前,拦街社坛才被拆去,仅留下“社稷”的石碑立在路旁。又如在华光前街有一简陋社坛因无闸石拜桌,仅几块石头放在地上,人称“冒地社”。在新市布行街(今划入公善街),以前有一社坛靠近街口一间替纱档,每日有不少绩麻老妇拿绩好的麻纱到此换麻,其中一些常常在社坛前谈论被儿媳虐待事,涕泪交流,以手擤鼻,被人称为“擤鼻社”。 随着社会的进步,祭社这种民间信仰活动虽不宜大事提倡, 但社稷乃民脉所系,社坛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文明的见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其留存下来亦不算是坏事。民间祭社充满生活气息,既体现民间质朴的祈福执着,又是乡民团结互助,睦邻欢聚的日子。在酷暑夏日,社坛旁的树荫下,石桌、石凳、绿荫,常是村民和路人纳凉的好去处,也算为村落营造了良好生态与人文氛围。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此文已在第129期及130期小榄《菊城》报上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