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年味不浓,中山,小榄的吃货们最反对了!“过年就是准备各种美味的过程”!准备好这些,就到年三十了。2015年的年初一在阳历2月19日还有一个多月,准备好这些美味就等着过年了。
一、做年糕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小榄人、中山人习惯在大年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吃年糕,小时候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明白了,吃年糕,年糕年糕年年高升。
二、炸煎堆 在小榄和中山过年,一定要吃煎堆,黄蹬蹬的煎堆像个大胖小子,稍微触动一下,随即滚动到老远。因此广东有句俗语:“煎堆辘辘,金银满屋”,意思就是吃煎堆能够为家里人带来财气。
三、炸油角 油角给老小榄本地人们带来的回忆,不仅是香甜的味道,也有浓浓的亲情。旧时临近过年,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大人们擀面开“油角皮”,准备馅料,而后包油角,顺便拉拉东家长西家短。而小孩子则在旁边,边玩边等着吃油角。最开心是听到家里人一声“吃得!”小孩子们赶紧擦干净嘴角边的口水,一窝蜂地跑到放油角的桌边,伸了小手便要抢。不过,这行为通常引来大人们一顿海扁:“热气啊!衰仔!”
四、送灶神 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人们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置酒、糖、果、糕,焚香祭灶。希望他“上天讲好话,下界保平安”。民间传说灶君是个大老粗,怕他讲错话,故祭品有用糯米做成的糕点,意在把灶君的牙粘住,不许他乱说,灶君升天后到大年初一清晨才回来。相传灶神掌管一家之福祸,故中山的农村至今仍很重视送灶神。
五、大扫尘 大扫除,家家产户搞清洁卫生。“尘”和“陈”是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涵义。扫尘时,人们习惯备新扫把,打扫墙壁、屋顶的灰尘和蛛蜘网,通过扫尘,把疾病、晦气、祸害一齐扫出门外,干干净净,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年。扫尘和搞清洁,连续好几天,直至二十八,故民间又有“年廿,洗邋遢”之说。
六、添新衣 大年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儿童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妇女当然满身红艳,连老妇也系着大红裙。所以,在新年来临之前,你一定要准备好新衣服。嗯嗯!小编觉得这是首要的!!
七、备年货 人们除里外打扫外,还会去备年货。对联、剪纸、中国结、灯笼等等都需要在过年前准备好。
八、买鞭炮 以前大年初一凌晨,中山、小榄人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放“开门鞭”,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所以,年前都要备好烟花爆竹。小朋友就买几个小烟花,拿在手上画圈傻乐一下。现在市区已经禁止放鞭炮了,但是一些农村还保留了这个习俗。
九、吃团年饭 年夜饭必备菜式有发菜蚝豉煮猪手(寓意做生意的发财好市就手)、烤乳猪(寓意小朋友红皮赤壮),还有鸡(寓意有计谋)、鱼(寓意年年有余)、猪脷(即猪舌头,寓意大利)、腐竹(寓意富足)等。每到年廿八,小榄人还要再洗个黄皮叶、柚子叶澡,去霉气。
十、搓汤圆 因为大年初一早上要吃汤圆,所以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的麻麻们都会在家搓“圆子”,你在家会不会帮忙呢?
十一、贴春联 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十二、准备利是 中山,小榄新年派发“利是”是本地新春风俗。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