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小榄水色匝40桥

0
回复
31997
查看
[复制链接]

1989

主题

58

回帖

230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3
发表于 2019-1-25 22: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色匝,原名榄乡河涌,是一条绕镇一圈的河涌,以前是人们乘船往来、运输货物及农作物的水上通道。如今,它已发展为旅游观光路线。

中山小榄水色匝全长6.8公里,全线分布有大大小小桥梁共40座,其中有明代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双美桥,市级重点保护建筑跃龙桥和南堤桥等。周围景点有水色匝博物馆。

匝,是环绕一周的意思,后来因乡人习惯在这条河涌上举行飘色巡游而被称为“水色匝”,即水上飘色。“飘色”是自明代以来的一类人物造型艺术形式,以大人或小孩打扮成戏曲、说书中的人物游行,在水上装扮人物的称“水色”,在台面上装扮凌空而起的人物称“飘色”,这是小榄镇几百年的活动啦(网摘)。


9bcbe3f86754e0348c169469d35d0105.jpg
上次去小榄发现河涌很有特色,就把它惦记上了。于是一个周末,一个人坐公交从珠海到小榄,围着水色匝暴走了一圈,减膘的同时试下机(刚买了台黑卡),水色匝全程6.8公里硬生生走完,所有桥拍了个遍。桥是普通的桥,拍出来并不好看,删又舍不得,留个纪念吧,毕竟全部桥拍遍不容易。大部分桥并未标识,故知道名儿的桥就写着,不知道的就空着。我从步云桥起步,顺时针,因此上图也依着。个别桥有可能拍漏,但大部分都拍了。
20c82701f7b1b3befd850ac80505d01d.jpg
东堤路。



7bd53704b159d6622c8e2817514162d2.jpg
步云桥。


6bec3c8cae107cb9ec2bad6879fa7e98.jpg


b2314d84134b8544cdef163c2e9a6048.jpg


33ebad8d191b491ac2c322a79460b218.jpg



99164e0cc3a47acbc117a9bdb4a32f1e.jpg


8bb2bb6c01ff66cd5f28d5275fbba834.jpg



74d57c1e59aa7344bfb8977f9b78d349.jpg



26b312457e4cbb09a6d5bed4c7509aa7.jpg


fa371a9c247f65a8f7dc20f07cb6a8d2.jpg


38ca8e60af0b8c7dc8c6b3d250f8bde9.jpg
南堤桥。



1169befc352ef3e431b91f33a9dc6312.jpg


6ec85d06783d8c4c81866f8a44ae6b8c.jpg


6dcac46f9caac866de5e405a3622b664.jpg


e6d0b7986dde6a8fd43ff1e2d9052312.jpg


10679f8708919b408f4a93fdbed5a747.jpg


ffbd245e71b6bae35856e3f63bc8ce53.jpg
永东桥。



3a41f836afe0942f5b70831d8e58bec0.jpg



f76aa073766c6ac08c154b668d951500.jpg


762dc3b8bd2f3ea4a6e934360893a66e.jpg



0cff194ed48534272ac79c4b9771a34a.jpg


5b1b9112601ec7dc68643992975a96d7.jpg


e32b4e2e6b3aefd3437ed617fa34a1f0.jpg



0fa4ca9b8bee6c295d1f31d212272efb.jpg
东宁桥。


7f75e29a62f32e972a9c748d8e9777f5.jpg



effed83cd8d8179f904f63169565ad30.jpg


2f681a18579e3005173199bc774c25f5.jpg
东安桥。



783780c1f290b5f34a138a2adfc8ac04.jpg
兴兰桥。


b81e3078dff8c0e9c0e89d7578109196.jpg
双美桥。



133f4f3a6044d8579218f639ea22b3e0.jpg


00cee51133ffffd1f182069ff0876dbf.jpg


cd2915564aed77a2c33570971b420870.jpg
华福桥。


17fa47b5eac20ec0b5ff33f07b928f29.jpg


fc81838c8c38d7185406362369f2f294.jpg
聚福亭。



22fea9642e1924c14b0a83b01ceab852.jpg


c2d20026d6631fab2c039c2bd72df83f.jpg
五福桥。



5356515bd86122c181461dd80cdd0da8.jpg



51fa89b5e17240a3e85a416ce3165af6.jpg


642ed0a7a62302c72c82a414a3f958a8.jpg


6a28b5322223ca132136bdf262a5c63f.jpg


9aa847baf69f3efae3cc9faa842741d8.jpg
壳围桥。



1c61381df7ee0e3fac56094b1da368f1.jpg


19e5ea5cc6b56753449ba3526bcd6741.jpg


9c9568ba224fcc6d2f0a9b0451e46132.jpg
松桂桥。



6ccdca419a86ff883216aa1ee5c40029.jpg


65fbb1a1eb9fefd16f147befe9608ef1.jpg


00bcdd2da7649bbf2248ad89b14b9924.jpg
凤尾桥。



215e02f25065389b90309273add1ff64.jpg


74d559c6d42d22be00e87ebc7d6fd2a5.jpg



59c5005d430d1e11fbbd99f79362f030.jpg
潮源桥。



d99e3d4e7c8b89cc4808755c071a3bbe.jpg


9dcb14130eb89e0acc05cbf13ee3189b.jpg
荡平桥。



f1f9e558fd4db19f0992e9b6025babad.jpg


2d8760ca7ddeff03ec9284a7881d957e.jpg


570147e27880369d08faddd7004f1eac.jpg
长寿桥。



c3243c436e65fea1bd6e69cdae00e962.jpg


d200bc27ab22a6e7efb012fa4087ece5.jpg
五一桥。



d2948d6157e56d0847a5bb4d40292675.jpg


c19978065a9804560fa6628eefb1ab60.jpg


76785cfd0d7544bcea875c3701171288.jpg


a32a9bb28d2e2fa2ed09858f40d5135e.jpg


6daf90dba03e32b78db14ca94ced7c74.jpg


d17deefa2b9bf691d746a1513d50be8f.jpg


5380918a1442d23bbf4516e4d4520099.jpg


4615662b596f1874af683e900bd858e9.jpg



8773f5adeb9464a82423b8c09c6bab5d.jpg
汇津桥。



bad77e5ba5bad41d87d3c387262da375.jpg


ec3c1cf8bd57c9dde29f886fde11355e.jpg
会龙桥。



cb66c9aa8c85d9c9ad75aa13181fb04e.jpg


07b3a413158974b35b96236bf69efb76.jpg




6fd55962f958c58da5fcc016b10968af.jpg
中山地图。



9f11a228b7cfeef9acfe394318749f5c.jpg
公交线路。



196953fdcdb6d45bea9b34f61fa69e1c.jpg

小榄水色匝的桥————摘自“爱菊之人的博客”:

桥,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人们最初建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后来才被泛指为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说文解字》云:“桥,水梁也。”又云:“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桥,对于水乡人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除主要用于方便两岸人们的交往外,民风民俗也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村落,人们常把溪流的入口和出口谓之“水口”,认为水主财,是村中财富汇聚之地。故常见的是以桥作“关锁”,当然也有选庙、阁、亭、塔之类的,说可聚财聚气,不让村中财气流走,昔年乡民在滘口涌口建邹陈法师庙(东庙)与步云桥,亦是如此用意。

在几十年前,小榄旧城区一隅,人文景物属典型的岭南民田水乡格局,有别于周边的沙田村落。人们依水筑屋、傍河而居,家家临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麻石街巷,青砖屋舍,烟树葱茏,桥影柔波,流水与桥梁交相辉映,素朴中透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气韵,极富诗情画意。

明末里人李孙宸写的《两榄风景地势图说》,文中不少字句都与桥有关, 如“东有跃龙,西有起凤,登云望月,渔翁归晚”、“双美拱桥通两榄”、“驼岭直上通天桥”、“一洞梅花十二桥”等。这些老桥因时代的发展,有些早已深藏于历史典籍,风景不再;有些已被改建,只能在老照片里寻找回味。

小榄的桥梁,因河涌不宽,以前在“水色匝”上的30余座桥梁,除了双美桥是石拱桥外,数量最多的是单跨石台木梁桥,如三美桥、四美桥、成美桥、凤美桥、首龙桥、东秀桥、步云桥、东庙桥、回澜桥、通津桥、普济桥、东宁桥┅┅等等。次之是三跨木梁桥,如深涌桥、基头桥、会龙桥、长龙桥、祖龙桥、捷源桥、四圣宫桥┅┅等。以前“水色匝”上,为何除了那座石拱桥就全都是木梁桥?这是与乡中民俗活动有关,因每到扒龙舟或水上飘色巡游时,人们可以临时把木桥板抬高,让插有彩旗罗伞的龙舟或飘色船通行,另夏季河水上涨时,超高的船艇亦可以此方式通过桥孔,倘若是石板桥就肯定难于办到了。

小榄桥梁之取名,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桥梁所在地名冠称,如深涌、基头、东庙、回澜、泰宁、渔洲等;二是取自吉祥寓意,如跃龙、回龙、接龙、登云、普济、通津、汇津、两仪等。当然也不是所有桥梁都有个典雅的名字,有少量是人们以其构造材料或形态直呼。

如北区的“竹桥”,最初是因桥以竹枝简易搭建而得名,但尽管后来几经改建,由竹桥变为坤甸木板桥,再变为钢筋水泥公路桥,但人们至今还是以其“乳名”称之,甚至把桥所连接之街叫竹桥直街。

又如今永宁沿河路的一座三跨木板桥,因桥面最初是由三块木板简易连接,人称“三驳桥”,近年桥虽经重建,但其俗名依然。

小榄以前最长的简易多跨木板桥,当数绩西流板涌由七段木板连接的简易木桥,此桥今已拆去,但“七驳桥”之名仍深深留在老一辈的心中。

人有绰号,桥亦有俗称。如汇津桥叫马桥,鹿鸣桥叫石桥等,今下基南堤桥,其前身是捷源桥,建于清代,原为三跨石墩木板桥,民国16年合坊重修时改用钢筋水泥作桥面,因水泥是西方“红毛”人发明,于是桥被俗称为“红毛泥桥”,后来一些人甚至只知“红毛泥桥”而不知捷源桥了。

又如北区首龙桥,是单跨石台木梁桥,因该处曾有个叫“削骨三”的恶人,常对过桥者敲诈(敲脚骨),令路人心寒,桥亦被俗称为“削骨桥”。

明代里人伍瑞隆有诗云:“秋风高陇不堪愁,双美桥中广渡头。”清康熙间里人李铎亦有诗云:“几曲溪流倚岸新,晴光依树影粼粼。┄┄诗情野意还堪写,双美桥西一路春。”双美桥是小榄现存古桥中的“老大”,桥在蓝田大街尾与永宁北街相连河上,是单孔石拱桥,用红色沙砾岩构筑,明嘉靖《香山县志》载:“双美桥在大榄都,洪武中,巡检陈忠建”,后经多次重修,已历600余年沧桑,至今仍岿然不动。

《两榄风景地势图说》的“东有跃龙,西有起凤”,说的是跃龙桥与起凤桥。跃龙桥,桥连下基跃龙街与东区西凌大街,建于明末,原为三跨石墩木板桥,清代乾隆、道光两次重修,桥面改用石梁,民国7年村民为防贼匪在桥北加筑碉楼一座,有西式廊柱、拱券和山花,额曰“镇东楼”。该桥是小榄现存古桥中的“老二”,也是中山市内现存的少数古桥之一。

起凤桥,址在罗涌今小榄学院前,始建年代不详,原单跨石台木桥面,两边石台步级上落。1956年小榄中学扩办高中时,曾将两端石台降低,使桥与路相接连平,时仍是木板桥。上世纪80年代修筑榄均公路时,罗涌被填平为公路后,桥亦随之拆去。关于此桥之得名,一说桥最初是由聚居罗涌坊的罗族人出资所建,桥以其始祖罗起凤命名;另一说是因桥近凤山,取名“起凤桥”是与乡内“跃龙桥”相对。因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向来是比喻人才蔚起,如王勃《滕王阁诗序》云:“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俗云:人生如渡桥,世事如渡桥。桥,有着许多的象征意味,有时还包括着地理、民俗、文化等多重的蕴藉。如昔日潮南新涌口有一平地木板桥,不知是何原因,乡中俗例凡丧事出殡的,都不能经此桥,说是确保桥之戒洁,故被称为“斋桥”。

又如以前大榄岗下有一石板桥叫“通天桥”,因此处属乡中坟场之地,意思是让死去的亲人可经此桥升天。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人们有敬天祭祖的传统,认为人死了会升天,每个人的祖先在天上都会保佑人间的子孙后代,这或许就是桥名所寄寓的意思。

小榄的桥,或大或小,既有拱桥,也有平桥,既有石桥,也有木桥、竹桥。大家有否留意,以前的桥都有这样的共性,就是桥边常伴有水埠,且桥孔全是单数,要么一孔,要么三孔,如此类推。为何有这样的安排?是因我国的传统文化,单数视为阳数,双数视为阴数,阳数多被认为吉祥,故除了桥孔数是单数外,桥两边的步级一般亦多是单数。根据阳为天,阴为地的观念,若将单数的步级与桥面或地面合成偶数,亦可寓意天地相接,桥梁稳固,至于桥边的水埠,是取意通财通水。古时珠三角墟镇不少桥梁,如市桥的红石桥、佛山的通济桥等,其两边步级都是9级与13级,意取“九出十三归”。我猜小榄的双美与跃龙两座古桥,最初亦应是如此,至于今所见的步级或有出入,估计应是后来路基变化所致。

桥,它横跨在流水淙淙的河流上,让此岸与彼岸相接,弥合了楚河汉界。桥,它让阻隔变得通畅,让闭塞变得开放,让水乡人连接着梦想,连接着财富,连接着大千世界。小榄的桥,虽没有大江大河上那些桥梁雄伟挺拔,但那一座座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老桥新桥,同样有其无限的神韵。那些式样各异、远近呼应的小桥如同乐谱上跳动的音符,演奏着小榄今天与未来的乐章,给人带来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作者/图:和平的小围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小编微信(加群)

全国服务热线:

0760-22109168

公司地址:中山市小榄镇新华西路3号

运营中心:小榄镇双美府208

邮编:528415 Email:11446848#qq.com

Copyright   ©2000-2018  小榄在线,小榄网,小榄论坛Powered by©Onw.cn技术支持:中山市微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粤ICP备090363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