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连续三年报道了垃圾短信背后让人触目惊心的黑色产业链条。可就在今年3.15刚刚过去的一天,一种隐蔽性更强、更具欺骗性的精准式诈骗短信开始肆虐。360手机安全专家万仁国说,这种诈骗短信无一例外都会窃取手机上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更有甚者,会套取手机使用者身份证和银行账号信息,最终导致财产受损。
诈骗短信瞄准“家长”
3月16日下午,一家位于北京三环外某国有企业的员工不约而同的收到了内容基本相同的一条短信: XXX,家长您好,这是你小孩在校期间品德操行评定表,请家长下载后打开安装激活查收"http://t . cn/Rwk1m0a"。
王晓娟和同事们都收到了这条内容相同的短信,但让大家感到惊奇的是,短信能准确的显示每个手机用户的名字,而发送者的手机号为136开头的号段,除了后三位不同之外,其他数字都相同。
王晓娟的孩子今年刚刚上幼儿园亲子班,她丝毫没防范意识,反而觉得是幼儿园向家长发出的重要信息,但是王晓娟收短信的手机没有开通上网功能,于是她试图将短信显示的地址链接在电脑上打开。
王晓娟说,地址打开之后,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正规的信息共享的网站,上面还有和联想集团合作的字眼和标识。这时网站开始自动下载APK手机安装程序,因为电脑无法安装手机安装程序,于是网站再次提醒王晓娟使用手机打开该链接。
就因为王晓娟的手机没有开通上网功能,而幸运的躲过了一劫。王晓娟的另一位同事则告诉记者说,他也以为这是幼儿园方面发出的短信,还立刻给该号码回了短信。
当记者将数条垃圾短信发送给360手机安全专家万仁国时,万仁国发现所有的链接均已失效,但根据万仁国的工作经验分析,这样的诈骗短信发送的精准度非常高,伪装性更好,是2014年下半年出现的一种诈骗方式,轻者会盗取手机通讯录和通话记录,严重者可能会引诱上当者填写个人身份证信息和银行账号,最终产生财产损失。
精准度高、更具诱惑性
如果接收信息者打开链接,下载了木马程序,万仁国向记者说,肯定的是该手机上存放的通讯录会被盗取,从而造成下一轮的垃圾短信的群发,这样不停的复制群发,收到短信的人群也不断的扩大。
万仁国提醒手机用户,一定要提高对陌生短信的警惕性,不要打开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安装不安全的客户端程序,更不要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