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公 发表于 2018-9-19 11:47:18

【菊乡杂谈】回忆汽车过渡的日子

回忆汽车过渡的日子
文/爱菊之仁
排队---照片选自《影像中山五十年—路华摄影集》
落船---照片选自《影像中山五十年—路华摄影集》

开航---照片选自《影像中山五十年—路华摄影集》
近读《影像中山五十年—路华摄影集》,发现三幅路华先生于1982年在小榄鸡肠滘汽车渡口拍摄的照片,相中的情景勾起我在三十年前到广州时乘车滋味的回忆。30年前,广东的交通还很落后,由小榄坐车到广州、佛山出差是很辛苦的,也不快捷,车程虽然仅71公里,由于江河的阻隔,到广州要过五个渡口,到佛山亦要过四个渡口,1970年代建了一座珠江铁路桥后,到广州就少了一个渡口了。那时的公路都是沙土路,宽七、八米,汽车时速不超30公里,一遇上雨水天气,公路不仅泥泞不堪,而且坑坑洼洼的,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到省城也要在车上颠簸五六个小时,若要当天来回,坐公交车是绝对不可能。汽车每走十来公里就要在河边停下来等候过渡(小榄人称过海),每个渡口只有两至三艘“渡车船”,两岸对开,每艘船每次能运载几辆汽车。车到渡口时如果遇上渡车船正好候在码头,就要谢天谢地,若遇上渡船在对岸或刚离开码头,就叫“送渡尾”,要多等二三十分钟。那时还很怕夏天的台风天气,起大风时,渡口须待渡、停渡,若困在半路,乘客更是心烦。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渡口排长龙的现象更为严重。当时的客车大多是老爷车,很陈旧,座位不多,没有冷气,固定班次很少,由于供不应求,客车也不限载,上车后乘客就是往里挤,人多不透风,在大热天乘车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那时乘车想找个座位很难,除非你认识车站售票员,购票时给你预划座位,并安排你提前上车,否则多是“企位”。如果您能结识到司机,出外搭搭顺风车,在车头找个座位,就是很高的享受,难怪当时的司机,能与医生、猪肉佬齐名,成了广东“三件宝”。30年过去了,道路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条江河都架起了桥梁,不用过渡。而今从小榄坐公交车到广州,座位舒适,有空调,车厢整洁,走高速公路,一个小时左右就可抵达,与昔日相比,确是不能同日而语。
以下是本博主收藏的旧票据
这是广州到小榄的车票(1978年)。
看!这张票上还写了个“企”字,表示没有座位。
这是机动车过渡的收费收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菊乡杂谈】回忆汽车过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