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小榄博华特校,了解聋哑儿童康复背后的故事

0
回复
22947
查看
[复制链接]

1961

主题

58

回帖

227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75
发表于 2016-5-22 1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jpg

张珊红与孩子一起玩耍。洪喜鹏 摄

5月15日是第26个全国助残日,在助残日前夕,记者来到全市唯一的民办特殊教育学校————小榄博华特校,在聋哑康复班,亲历了看似简单的特殊课堂。短短半个小时的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往往汗流浃背、嗓子嘶哑,但他们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没有天天重复进行康复训练,孩子们很容易就忘了如何正确发音,而错过了宝贵的矫正康复黄金期,孩子们或许一辈子就只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女老师扎根特校十九年

张珊红,一个来自粤北山区的女教师,1999年毕业于中山师范学校特教专业,同年进入小榄博华特校任教至今,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留给了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记者来到学校时,张珊红正在课室照顾刚刚起床的戴着耳蜗的聋哑小孩。她一边给几个年龄较小的孩子洗脸,一边给孩子分精美点心。孩子们开心地玩耍打闹着,他们大多只有四五岁,他们的心里没有烦恼和自卑,只有课堂、玩具、零食和游戏。

14时40分,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了,张珊红首先教孩子们发音。她颇为夸张地张着嘴巴,让孩子们模仿发出“啊”的四个声调,后来记者才知道,表情夸张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模仿欲。课堂上,张珊红时而熟悉地利用舌头、嘴唇引导孩子正确发音,时而左手捂着嘴巴清晰地逐个叫着孩子名字,锻炼他们的听力。接着,张珊红带头“做鬼脸”,让孩子们跟她不断地伸吐舌头、在口腔中不停来回打转舌头、闭着嘴巴用力吹气,随后又和孩子们做起了游戏,一起大声唱歌拍手……一节课下来,尽管孩子们意犹未尽,但张珊红早已满身大汗。她告诉记者,大力拍手、大声唱歌都是为了刺激孩子听力和发声。这些四五岁的聋哑孩子如果错过了培育语言的黄金时期,或许一生就再也无法唱歌说话,注定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张珊红依然乐在其中。她在班里有三个称谓:老师、阿姨和妈妈,每次有孩子叫她妈妈时,张珊红就感到无比幸福。

盲人妈妈担忧聋哑儿子未来

张珊红班里有个小朋友叫洋洋,她是洋洋家的常客。因为一有时间,她都要带着玩具和零食陪洋洋回家探访家人,让双眼失明的洋洋妈妈阿华听听洋洋新学的单词,让八旬的爷爷看看洋洋活泼可爱的笑容。

洋洋出生在小榄一个单亲家庭,妈妈今年40岁,23岁时因做了颅内肿瘤手术而导致失明,无法外出工作,目前生活靠80岁的老父亲照顾。谈起由于用药失误导致出现听障视障的洋洋,阿华都会潸然泪下,但除了流泪,她无法改变命运的坎坷和现实的残酷。

洋洋回家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听到洋洋叫了一声妈妈,阿华心里无比暖和。在特校两年多的时间里,洋洋从当初的听不到说不了,到现在可以简单对话,让她再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对于洋洋的未来,阿华感到很彷徨。因为等他长大后,父亲和她都老了,她自己生活难以自理,又没有收入来源,无法养活照顾洋洋。现在正是四岁的洋洋康复训练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很可能一辈子都听不到声音,说不了话了。只有继续进行康复训练,长大后才有可能像正常小朋友一样生活学习。阿华期待着,未来社会的大爱能让洋洋继续得到有效康复,生活自理,自食其力,那么她这一辈子也就无怨无悔了。

离开阿华家时,张珊红和老师们牵着洋洋的手准备与爷爷妈妈告别,蹦蹦跳跳的洋洋一下子跑到了大门口,这时,张珊红不经意间的一个回头,却发现阿华早早张开了双手,满脸幸福,嘴里叫着洋洋,等待着洋洋离家的最后一个拥抱……(转自:中山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小编微信(加群)

全国服务热线:

0760-22109168

公司地址:中山市小榄镇新华西路3号

运营中心:小榄镇双美府208

邮编:528415 Email:11446848#qq.com

Copyright   ©2000-2018  小榄在线,小榄网,小榄论坛Powered by©Onw.cn技术支持:中山市微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粤ICP备090363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