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爱菊之仁】聊谈小榄地名(5)—“四边涌”

0
回复
22193
查看
[复制链接]

316

主题

1

回帖

32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2
QQ
发表于 2018-9-3 11: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聊谈小榄地名(5)—“四边涌”

文/爱菊之仁

在今小榄文化路旅游假日大酒店前至滘口小学前这片地方,小榄人叫“四边涌”,这里自然景观秀丽,路树苍翠茂盛。区内中心以凤山公园、文化产业基地及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为依托,延伸相连有古玩街之称的正义路与莲塘大街,商户除间有饮食、娱乐、茶艺外,大多经营古玩字画、珠宝首饰、钱币集邮、艺术沙龙等。“四边涌”凭藉自身的深厚人文底蕴, 正在向景区化、文化化、休闲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为一块展示小榄文化特质、市民怀旧寻古的文化休闲胜地。

“四边涌”小榄人读“殊边涌”,小榄人在地名中常把“四”读成“殊”,如四圣宫读“殊圣宫”等,与数目“四”读音有别(但并非绝对,如四亩地的“四”就不读殊),原因可能是方言的“四”与“死”音近而取北音之故。

有些人以为“四边涌”一定是指流经此地河涌的芳名,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地名,反而此地这段河涌,乡民多叫它为“葵树涌”或“鱼仔涌”,文人墨客均雅称为“葵溪”或“葵水”。

“四边涌”的得名,是从明代这里的胜景“四边松”谐音衍变过来的。据文献史料记载,明崇祯年间,大学士何吾驺谢政归里后,在此辟建翁陔园,园广数十亩,高阁曲亭,四边幽松深竹,葵溪横注其中,园内有元气堂、愚公楼(即今之旧楼,遗址部分尚存)、松风阁、宝纶阁、吸和轩等诸胜,“翁陔春游”古为榄溪八景之一。关于“四边松”的景色,正如四边涌何族内阁大宗祠(舄环堂)菊会联所述:

叠石为山古木参差趣成画本描一幅;

筑台近水名花点缀景胜松原植四边。

到了清代,因海禁迁界之劫,翁陔园遭毁,葵溪南岸的松风阁等已无遗迹可寻。康熙八年复界后,这里成了祠宇林立,老屋相接之地,但葵溪两岸仍是古松郁葱。时乡人何瑞泰曾有诗云:

凤岭笼烟春草碧,葵溪夹岸古松幽。

醉余领略芙蕖趣,花自亭亭水自流。

民国时期,随着榄乡大市范围日渐扩大,商铺延伸至“四边涌”附近的白须土地街及西闸街(今车公横街)一带,于是人们又把四边涌改名为“市边涌”,寓意此地靠近大市之边。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葵溪北岸扩宽开辟马路,由于区内有公园、学校、戏院、文化馆、工人文化宫……等,逐改名为文化路。在六、七十年代,葵溪两岸种了很多葵树,“葵溪菊影”成了当时小榄新八景之一。

葵溪之所以配菊影,是因此地自清代以来与菊颇有渊源,在嘉庆、同治、民国三届甲戌菊会时,葵溪两岸都是花台高结,菊景处处,一河两岸,金波潋滟,游客到此,“拾级欣看及第花”。新中国成立后,每次菊展这里都是自成一区,几次菊展水面均搭有花台、花塔、花亭、花桥等。时乡人刘昭铠先生曾有《葵溪菊影》诗咏之:

一河两岸旧风情,绿树婆娑花满城;

更喜今朝重抖擞,葵溪菊影伴歌声。

到了八十年代,葵溪被覆盖, 但时至今日,很多人还是习惯叫这里为四边涌或市边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小编微信(加群)

全国服务热线:

0760-22109168

公司地址:中山市小榄镇新华西路3号

运营中心:小榄镇双美府208

邮编:528415 Email:11446848#qq.com

Copyright   ©2000-2018  小榄在线,小榄网,小榄论坛Powered by©Onw.cn技术支持:中山市微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粤ICP备090363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