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永宁社区内,一座不起眼的自建小楼,装满了钟国坚所有的坚持与梦想。 这是钟国坚的家,也算他的工作室。在这里,无论是客厅墙壁、橱柜、阳台、卧室,甚至是卫生间,几乎所有的闲余空间都被剪纸作品填满,内容涵盖了古典文学人物、伟人名家、飞禽走兽、小榄风情,而更多的是千姿百态的菊花。 以小榄景色为题材的作品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钟国坚说,从8岁学剪纸至今,他已积累有数百张剪纸作品了。在小榄,他被称为“剪纸大王”,但他自觉受之有愧,一来自己尚未创作出在全国闻名的作品,二来小榄剪纸已逾百年,这项技艺如同小榄刺绣一样甚为普及,只是时过境迁,传承者寥寥。 几分钟时间,"小榄纸画"四个字就被剪了出来 钟国坚的奶奶也是在那时经常剪纸出售,补贴家用。国坚从小耳濡目染,逐渐成为剪纸好手。剪纸的原创性和本土性,在国坚的母亲和他身上不断延续,比如他创作的乡土作品《双美桥》、《永宁曲艺下乡》、《高文阁》、《荼薇仙子》,都反映了小榄的风土人情。在《双美桥》上,他还特意剪出了母亲背着他过桥的身影,那都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钟国坚刀功细腻流畅,剪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 时光荏苒,小榄剪纸早已不复当年的鼎盛,甚至几近失传。或许是从小来自家族的口传心授,或许是对剪纸艺术的一腔热忱,钟国坚坚持了下来。他总会带上两把剪刀和纸料,一有空隙就一个人静静地在车上剪纸,而他的剪纸对象也不局限于传统的喜字、福字、鸳鸯、牡丹,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他的灵感来源。他说自己没有别的爱好,只有听到沙沙的剪纸声,他就会心如止水,沉浸其中。 不同于北方的剪纸艺术,小榄剪纸取材丰富,更贴地气。国坚也对传统的剪纸做了进一步改良,剪纸是镂空的艺术,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为吸引更多孩子,他将耳熟能详的题材,如小榄菊花、小汽车等题材先在硬纸上勾勒出剪纸线条,然后让孩子们在线条内上色,有了色彩,孩子们再拿起剪刀时就更有兴致了。他把自己的创意命名为“小榄纸画”,“它是剪纸,但也像一幅画一样,色彩丰富,更具观赏性。” 随着他的巧手剪裁,一朵菊花在纸上徐徐绽放 剪纸几乎耗费了钟国坚所有的业余时间,但他并无所求,只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唤起更多人的文化记忆,当得知小榄刺绣2012年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2013年又获得省级非遗称号时,钟国坚欣喜之余也有些许失落:“如果有朝一日,小榄剪纸也能成为非遗,得到更多人关注就好了,但它不像刺绣,没有什么传承谱系可循,整理起来很有难度。” 从8岁学剪纸至今,钟国坚已积累了数百张剪纸作品 其实,无论是否有外界助力,钟国坚还是会同往常一样,左手剪刀,右手纸片,在剪纸的静美世界里寻找无声的乾坤万象。 左手剪刀,右手纸片,钟国坚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倾注在小榄剪纸的乾坤万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