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洗尽大石街 文/Carmen 摄影/志铭
走过车公横街、车公直街、威巷等几条位于新市市场附近的老街道, 这是一个初夏的午后,特别宁静,一缕清薄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浅浅洒下来,
清末,小榄镇大石街是小榄三大姓之首的何姓聚居之处, 昔日街内有将军府、侍卫府、资政大夫第等府第,是官宦人家聚集之地。 时至今日,有很多老一辈的小榄人喜欢用“大石街人马”、“大石街人女”来形容家世好,出身富裕家庭或者官宦家庭的人,相当于现时我们所讲的“官二代”、“富二代”。
“除了富二代,还有一个很出名的‘无礼之徒’。。。” 关于大石街,还有一个关于“无礼之徒”的有趣传闻。昔日,大石街有一个练武场,在通向练武场的西闸门旁有一块大黄腊石,三尺见方,形似乌龟。这块大石是一帮何姓“二世祖”胡混的地方,其中欺人最甚的就是武举出身的何乃清。他家世显赫,叔父是武举、兄弟们也大多是武官,他俨然成为一方之霸、群龙之首。于是乎,每天傍晚他都与一帮恶少坐在那块大石上聊天打闹,对路过的年轻妇女评头品足、调戏侮辱,虽然群众对之恨之入骨,但都是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为了发泄这种怨愤,就把他们经常“打墩”的那块大黄石叫做“无礼石”,以影射那帮无赖。
昔日的大石街,居然有如此无礼之徒,再看今日的大石街,豪华官邸、纨绔子弟的身影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寻常百姓和新旧参差的房屋。为了更好地了解大石街的故事,记者寻访了几位街坊,其中一位七十多岁的邓姨尤为热情,还特意领着记者找到了见证着大石街变化的已经86岁的何坚婆婆。
何婆婆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出生、成长,十几岁的时候就到了外面工作,曾去过北京、广州、斗门这几个城市,45岁的时候,我重归故土,居住在大石街,一直到现在。在我的印象中,以前的大石街是铺红米石的,比现在的宽多了,街旁(西边)有一条小小的河,后来填河后改建成房屋。在文革的时候,大石街的旧建筑全遭到破坏,街内的石板路全部起掉搬走,铺上水泥路面。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政府为保持历史特色,又重新铺砌了石板路,仍叫大石街。
关于大石街那些官邸世家、纨绔子弟的故事我也听说过,不管以前这里曾经是多么的风光,现在的大石街只是一条平常的小街,多是老人在这里居住,邻里关系和睦,是老人颐养天年的好地方。”
何婆婆的热情讲述,街坊们和善的言辞,让记者在昔日“无礼”的大石街上感受着友善与温暖。如今的大石街,已经洗尽铅华,不再代表着权势和金钱的它,反而拥有了一份远离喧嚣的宁静,给后人留下一份浓郁的“乡土情”。
编辑 | sera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