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榄新市社区的康公路最近成了“网红地”,这个“新市穿梭机”用12组墙绘带大家回到几十年前的学校和生活场景。而这些广受好评的作品就是出自两位小镇青年——家明和阿柳之手,这对小镇青年以艺术之名为小镇带来一点生活的乐趣。
近些年,新市社区将文化营造纳入“三大工程”工作,为此他们将康公路旧墙改造提上了议程,并寻求社会公益美术机构的参与。家明透露说,在本次康公路的墙绘之前,他们已经进行过四次类似的公益墙绘,对于这份工作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他们与社区共同商议主题创意,并走访当地街坊,最后确定了以70后到90后的童年回忆为主线来规划康公路的墙绘。
融入社区的创作,感受暖心的人情味 在创作过程中,社区给予了很大的自由度,家明和阿柳两人认为无需重新粉刷旧墙而直接在旧墙上绘画,力求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尽最大努力保留下来,他们根据社区提供的场景需求,以实物和墙绘相结合的形式,创造出一幕幕鲜明生动的生活情境。
整个前期准备过程花了三个月左右,但正式墙绘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完工了。在绘画时有不少路过的街坊邻居对他们的创作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许多街坊时常带着自家的孩子驻足观赏,甚至有阿姨经常来和两人闲聊,这让家明和阿柳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这是以前在其他地方工作没有感受过的,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最开心的事,是你们喜欢 当看到完工之后的墙绘,当地街坊都赞不绝口,都说墙绘很靓很逼真,同时也有不少通过报道了解到的民众,纷纷前来此地合影留念。“真的很高兴我们的作品能被街坊喜欢。”对于人们的称赞,家明的话中流露出无比的喜悦之情。渐渐地,康公路的立体墙绘成为了新市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经过小榄电视台等不同媒体的报道及居民的口口相传,家明和阿柳两人的名气渐渐积累了起来,一些机构和单位也纷纷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终于,几年的坚守获得了回报。
外出就学,回家乡小镇创业 今年已经是家明与阿柳创立森匠艺术工作室的第三个年头了,这对90后新人毕业于江苏江南大学纺织品服装系,两人同是艺术生,也因艺术结缘。家明和阿柳对文化创意艺术产品的热情和兴趣由来已久,早在大学期间他们就已经着手制作出新颖独特的文创作品。大学毕业后,两人在江苏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创业。得益于江苏良好的文创环境,他们的文创空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事业也有了些许的起色。
而就在2016年,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到小榄——阿柳的故乡重新创业。“迟早都要回去的,不如早点回去站稳脚跟。”土生土长的小榄人阿柳回答道。对于念家的阿柳来说,小榄就是自己进行创业时安全舒适的港湾。但对于湛江人家明来说,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创业实属不易。不过家明同时也认为:“在家乡创业时会有一个舒适圈,平稳但同时也可能使人松懈,而跳离这个舒适圈会更具挑战性同时激发创业者的动力。”
小镇青年 举步维艰 初到小榄创业,家明和阿柳决定先把他们在江苏的经营模式搬到小榄,以手工类文创产品打开本地市场,但使他们颇受打击的是大部分当地人对这些手工艺术品并不感兴趣,甚至不少人质疑这些产品的价格太高。对于这样的现象,家明谈到目前小榄文创空间发展还较为缓慢,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的兴趣不高,饮食才是当地居民的“消费大头”,街边随处可见餐馆、酒楼,但文化、艺术的门店却少之又少。因此,小榄文创生存环境较为艰难。
在体验到小榄文创空间发展的不易后,两人又寄希望于政府的帮扶,期待得到政府的资助并建立起本地的文创空间。但事与愿违,小榄目前对打造文创艺术空间的发展比较缓慢,家明苦笑着说:“创业补贴政策有是有,但对于小型创业来说不太实用,也就是有点‘鸡肋’。”冗杂的申请手续与较少的补贴资助最终使得两人放弃了靠政府扶持创业生存。既然手工文创产品卖不出去,家明和阿柳就开始往培训设计及墙绘涂鸦类方向发展,在经过一年多的运营之后,两人的事业也终于稳定了下来,而本次新市社区康公路的墙绘对于家明和阿柳及他们的森匠艺术工作室则是一次发展的新契机。
现实一半 理想一半 当谈到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现实的温饱问题时,两人说:“我们一半要顾及理想,一半也要顾及现实。”目前,森匠艺术工作室接到的大多数是社会公益项目的合作,收入不会太高,而且家明和阿柳两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室变得太商业化,更希望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但迫于生计他们又不得不选择向现实妥协。家明认为艺术设计这份工作具有挑战性,如何在甲方和自己都满意的情况下创造出成果是具有难度的,作品被否决是常有的事,不过两人都希望能在保证生活的同时能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小榄是一个很包容的城镇,外地人给小榄也带来了许多生机。”来到小榄,家明作为一个外地人感受到小榄人的热情和开放,但与此同时也感受到了小榄文创空间生存的无奈。这次康公路墙绘的反响无疑让两人看到了一丝生气,他们看好未来小榄的文创环境的发展,也希望政府和民众给予文创空间多点支持与鼓励,以提升小榄整体的审美环境。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与挫折,要坚持下去很难,但家明和阿柳两人愿意携手在这条荆棘之路走下去,在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中探求属于他们的艺术之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