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余平方米的新厂内,机器高速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90多名工人熟练作业,一板板玻璃面板成品有序堆放在货梯旁,即将运输至智能锁具下游企业,走进千家万户。 这是发生在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华中路的一场企业“升级”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捷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捷畅”);故事的关键点,在于一场“空间革命”——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 一年前,捷畅还是永宁工业大道旁锌铁棚中的一员,如今已经是华中路“工改”项目示范区的高标准厂房。像捷畅这样“上楼”的企业共有11家,其中4家为规上企业。 在这里,园区既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产业培育的母体。44亩的土地承载了8万多平方米的厂房空间,将为永宁社区带来每年1500万元的租金收入,为原来的5倍,让村集体获得实打实的增长收益。 [size=0.28]
小榄镇永宁社区华中路“工改”项目。 玻璃跨界升级 “工改”为企业发展带来转机 往年的夏天,是捷畅总经理林星星最头疼的季节。 锌铁棚厂房隔热效果差,酷暑来袭加上机器释放的热能,棚内作业环境基本在40摄氏度以上,冷气也无济于事。 “不少员工因此辞职。”林星星叹气。 捷畅曾以玻璃压片产品为主,属于传统的灯饰配套产业,竞争激烈,产值低下。2019年,林星星开始筹划跳出灯饰玻璃的“内卷”,让玻璃跨界升级,专攻智能锁钢化玻璃面板业务。 彼时,智能锁多选用亚克力材质的面板,为推广更美观、更坚硬的玻璃面板,林星星与合伙人跑遍了600多家智能锁厂,还在杂志上登广告、做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市场的接受度日益提升,2020—2022年,捷畅智能锁玻璃面板产值也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 捷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搬进新厂房。 破旧狭小的厂房成为横亘在企业发展之路上的难题。 “这厂房不行。铁皮棚被风一吹,顶都没有了。”意向合作的品牌公司负责人2021年曾到捷畅的旧厂区调研,脏乱差的生产环境让该品牌公司对捷畅的生产能力、风险把控能力等表示质疑。 厂房不仅代表了企业形象,更影响客户对企业的印象。林星星回忆,该品牌公司对供应商的“货供”能力、消防安全、生产线的配备要求都非常高,脏乱差的小厂容易被认为“供应质量不稳定”。 林星星开始在小榄及周边镇街寻找新的厂址,但中山工业厂房,尤其是高标准厂房稀少,加上技术人员的随迁问题,搬迁计划被搁置下来。 2022年,中山在全市范围启动“工改”,为捷畅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转机。了解捷畅的发展现状后,小榄镇工改专班多次上门走访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搬迁方案,帮助企业申请腾挪补贴。 原本顾虑重重的林星星,决定试一试,支持“工改”。事实证明,这一次的搬迁是必选项,也是最优项,借助“工改”,企业在新厂房中谱出发展新篇章。 “厂靠衣装” 获得龙头企业订单 2022年9月,捷畅正式搬进华中路“工改”项目示范区,由内而外换上“新装”:看外表,新厂房宽敞明亮,每平方米月租还比锌铁棚便宜1元;进厂区,流水线上添置了价值1000万元的生产设备,产能得到极大提升。 “‘工改’让我们从脏乱差的‘城中村’,搬进了现代化的‘商品楼’。”搬进新家,林星星很满意。 与此同时,捷畅也抓住了稍纵即逝的商机。 “搬迁后,之前流失的几个大厂又重新过来。以前审厂没过的,今年全部都通过了。”林星星随手举了个例子:“我们中标了德施曼的70%相关业务订单,今年2月份一次性通过验厂。”
厂房面貌焕然一新,客户认可度持续上升。如今,捷畅生产的玻璃面板,已获得凯迪仕、公牛等龙头企业的信赖,客户数量和订单都比搬迁之前增加了100%以上,源源不断的订单甚至超出扩大后的产能,林星星每周都要推掉不少新客户。 智能锁玻璃面板成品。 玻璃的跨界升级,不仅是回应迫切的产业转型诉求,更是顺应未来时代需求。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在2019年,中国智能门锁销量为500万套,渗透率仅为3%,而在2023年,这两个数据将分别增至2600万套与21.8%。 “市场需求是递增的。”林星星对此充满信心。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不论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的流行,还是个人隐私意识的崛起,都将给智能锁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他举例:如同单人电饭煲、单人榨汁机等小家电的出现一样,保证个人空间的智能锁将逐渐被更多人接纳和使用,注重隐私的孩子也能给卧室装上一把。 也正因这份信心,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捷畅步履不停。为增强客户黏性,在玻璃面板的制作外,企业今年计划投资2000万增加TP贴合、智能猫眼等新项目,为明年业绩再翻一番打下基础。
素材来源: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