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小榄有不少地名带有一个“基”字,如基头、基美、上基、下基、以及永宁高基、基咀、蓝田低基、滘口北畔基等。这些地名来历与明代小榄“老开发区”耕作系统的基围有关,它印记着小榄先民建“基”创业,治水治田的历史。
小榄位于珠江口浅海湾,宋初仍四面环海,除几个山丘外,初形成的沙坦、草坦地势较低,能适农作耕地是很少的,只适为渔民飘泊之所。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以前这里属南海县辖,叫永宁潮居里。至宋末,来自中原的小榄先民,他们带来了江南治理沼泽地的经验,开始在小榄这块自己生息的土地上筑围防洪,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载,宋末小榄小围在飞驼岭南缘的民居聚集点,顺西海流向,从九滘至第一埒的沙坦或草坦上用泥叠筑单向小堤,全长约340米。其修筑过程今已难于查考,据一些史学家分析揣测,应是“私基以起,逐后村族日众,联合组织扩大圈筑,遂成公基。”由于小榄位于西江下游河口地带,宋明时期河床阔旷,潦势不甚猖狂,加上土旷人稀,财力有限,估计当时的基围工筑十分简陋,高度亦不满三尺,仅用作防御一般性的潮洪灾害。
明初,小榄周边的沙田已先后开发,而早期成陆的“老开发区”(范围在今之旧城区、永宁、九洲基、东区、竹源、北区等一带)已形成了宗族聚居的格局,为了捍护家园,各姓族纷纷在其聚居的村落范围圈筑基围。由于早期的宗族群体不算很大,基于人力财力原因,多是工筑简单。财力充裕的名门大族者,其基围设施则略较完善,或附有沟渠、水窦等可供排灌。村落中的基围一般可兼作道路,作为水路交通的补充。
那时的“老开发区”,基本上是改田地为基塘。所谓“基塘”,是将一些“地势低洼,水潦频仍”的生产条件较差的土地深挖为塘,将泥土复于四周成基,塘用来“蓄鱼”,基面种荔枝、龙眼等果木,称为“果基鱼塘”。
今东区及云路至十二桥一带,昔是泰宁李族聚居地,基头、基美(原叫基尾)地名就是以当时泰宁李族基围的头尾俗叫而来。今同安里俗叫“果楼”,原是李族焙果的地方,果楼是后来从“果炉”借音而改。其附近有地名叫“高桥基”,是因基围上搭建有高桥而得名。据史料载,登云桥原先是李族基围上的桥闸,明万历间族人李孙宸当了朝廷大官后,才改名为登云桥。
明末清初,广州成为对外通商口岸,生丝及其它的丝织品大量出口刺激了珠江三角洲蚕丝业的发展,在高利润的吸引下,小榄原来的“果基鱼塘” 很快被“桑基鱼塘”所取代,基面种的果木改为种蚕桑。蚕桑业的兴旺又大大地推动了小榄商业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小榄有“三墟六市”,早期三墟是指:下基桑墟,南野角桑墟、关刀塘瓜墟;后期三墟是指:下基桑墟,东庙丝墟、大榄茧墟。今“桑市”之地名就是源自当年的下基桑墟。
过去有人说小榄基头、基美等“基”字地名是源自榄乡大基围,这是没有依据的。小榄合乡大基围是在清中叶后才逐渐形成,据《榄屑》史料,清初已有基头、基尾(当时尚未叫基美)、北畔基等地名,加上若是大基围,基头基尾绝对不会相隔这么近。小榄人对“后开发区(沙田区)”的大基围一般称“围”不称“基”。如绩东二怡丰村昔叫怡丰围、宝丰村叫宝丰围、联东一带有联兴围、乐耕围、合盛围等。沙田区的基围圈筑范围一般比“老开发区(围田区)”的范围大,围内一般还有小基间隔,有围馆、窦、闸、渠等,可以通潮汐、防旱潦、便舟楫。
随着清代珠江水利形势的日益恶化以及连片基塘区的出现,昔日基围单一防洪功能已很难确保低洼地免受外浸内涝的威胁。咸丰四年(1854年),里人何瑞丹倡议修筑榄都大围,这条大围是在以前沙田各村大基围基础上,或以小围联大围,经加高培厚连接起来,围底宽五丈,堤面宽八尺,全长约十七公里,有水闸,暗闸十五座,乡内各村仍可自筑基围,形成独立的水利系统。榄都大围工程历时十余年,可说是合全乡百姓力量配合村堡水利工程而建设起来的,是清代小榄最具规模的农业工程。 上图为登云桥旧景,现这里已变成东堤路上宽阔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了。
上图为与基美街相连的大冲边旧貌,现这里已变成宽阔的大冲边路了。 (来源:爱菊之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