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化资讯】云路几条街名的由来

0
回复
33646
查看
[复制链接]

743

主题

27

回帖

117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71
QQ
发表于 2015-1-7 18: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中山小榄镇旧城区云路一带,有建霞街、跨马巷、腾蛟正街、诗社和木棉树巷等街巷地名,其名字住在小榄的人大概是比较熟悉的。但这些名称是怎样来的呢?考其来历原来是与李孙宸及其故宅有关。

   李孙宸,字代玄,别字伯襄,香山(中山)小榄人,明万历(1613)癸丑进士,后点了翰林,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的故宅就在今诗社至木棉树巷(即小榄医院员工宿舍至蚕种场一带),名曰“大宽堂”。大宽堂占地甚广,纵横数十亩,园庭式布局,面临清溪,环抱如带,正座建有水亭及楼阁,回廊周折,并有假山与莲池,莲池四周遍植杂花树木,池上有小桥,园内有丰羽斋、芙蓉馆、百花洲诸胜。“百花洲”环种木棉,今木棉树巷就是由百花洲内木棉树而得名。故宅近门之东侧有一楼,名曰“建霞楼”,上写有“书香” 二字,相传乃李孙宸读书之处,他著之《建霞楼诗集》至今仍存于世,而建霞街是由建霞楼而得名。

   当年,李孙宸曾在这里组织“泰宁诗社”,邀集文友,相与吟咏,或在水亭中,或在百花洲上,燕饮赋诗。“泰宁诗社”名噪一时,此后,诗社一名渐被乡人称作地名。

   李孙宸任官亦算清廉,崇祯初,清兵进犯,京师戒严,孙宸与闽粤同官者守德胜门,誓以身殉国,并捐俸薪犒士卒,助守城垣,其为国为民之事深得后人所颂。乡人为了纪念其事迹及以此作显赫于乡,引以为荣,于是将其故宅一带比作仕宦显达之地,把大宽堂前之路称之为云路,以喻“俱骋龙光,并驱云路”,取腾蛟街之名,以喻“腾蛟起凤,才华富盛”之意。而跨马巷之名,亦相传为纪念李孙宸当年禄位高升,跨马还乡而命的。

   昔日,这里曾是榄溪八景之一,环境幽静,莲池芰荷风送清香,林木交错,一湾清溪,古宅田园,很有静趣。这里曾吸引过不少骚人墨客吟咏高歌,如清代诗人李秉的《泰宁诗社》一诗就是专咏此地的,诗云:

   家传廉吏寄烟霞,门掩孤桥隔水涯;

   树老交枝连石砌,石斜生笋出平沙。

   世风尚忆当年厚,文藻休令此日差;

   吟罢乌衣还解和,呢喃声入晓窗纱。

又卢一清《访李太史宿建霞楼》诗,诗云:

   扁舟乘兴到溪桥,溪上高楼倚碧霄。

   一榻占云春漠漠,四天如水夜萧萧。

   行看山色心俱远,卧听潮声梦亦遥。

   向晚霞光纷入户,相看疑在赤城标。

   数百年来,沦桑变幻,康熙徒村之役,尚书故宅乔木荡然,书画图籍,散佚略尽。雍正中,孙宸首孙李秉,梢增葺之,顿复旧观。乾嘉以降,屡见时流题咏,日倭侵华,建霞楼毁于战乱,今大宽堂胜迹已湮然无存,而这些地名却保留下来,沿用至今。

(原载于小榄镇文联双月刊《菊城》1982年第二期)

题外话

   今日的云路,昔是一弯清溪,东西走向,俗叫诗社涌。一河两岸,小桥流水,南岸是腾蛟正街与大宽堂,北岸是云路大街,青砖老屋相连,街尾有诗社社坛。诗社木桥横跨两岸,桥北正对建霞街。吾家在诗社附近,童年时,常在此处耍乐,或在岸边空地跳飞机、辘铜钱;或手扶长条凳在河涌嘻水学泳。上世纪七十年代,诗社涌被填,改成马路,南北“两岸统一”,名曰云路。时光飞逝,转眼涌变路已三十余年,路两端虽竖立了云路路牌,但两侧民居店铺门牌路名尚未统一,昔云路大街一侧已用新名,删去"大街"二字,但对面的民居仍用腾蛟正街旧称。如此左右各异,路人见之甚感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大有“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其实象云路那样名称混乱,并非个别例子,大涌边路亦然,难道真的是“江山易改,本名难移”吗?

登云桥旧景 (摄于1970年代)


云路街景 (梁欣基水彩画1967)


   注:梁欣基,1949年生,中山小榄人,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图是梁的早期写生习作。

  画的左侧是诗社桥,桥下是诗社涌,桥右端有公共水井及水埗头;画中桥后最高的建筑物是基督教堂(堂址在诗社社坛左侧),画的右边是云路大街。(来源:爱菊之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小编微信(加群)

全国服务热线:

0760-22109168

公司地址:中山市小榄镇新华西路3号

运营中心:小榄镇双美府208

邮编:528415 Email:11446848#qq.com

Copyright   ©2000-2018  小榄在线,小榄网,小榄论坛Powered by©Onw.cn技术支持:中山市微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粤ICP备090363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