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 历史上是一个河网纵横交错的水乡,田园风光优美,水乡景色迷人。文人墨客撰文赋诗,描绘家乡的景物,抒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
小榄人、明末礼部尚书李孙宸撰写的《两榄风景地势》一文中,有两句诗:“五松六路三丫水,一洞梅花十二桥”,描绘了小榄的水乡景观,并一直流传至今。 由于历史的变迁,诗句中描述的景色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其所在位置仍然可查。据小榄镇志编写组考证,“五松六路三丫水”的地点,就在红更寮街、大巷口和十二桥街一带。
红更寮街的机动车道以前是条河涌,一直通向华光路,河涌的两边各有两条路,叫华光横街和华光后街。红更寮街一侧的人行道以前叫明经巷,加上大巷和十二桥街合起来共有六条路。
而红更寮涌、华光涌和十二桥涌三条涌汇合形成一个“丫”形,所以称为三丫水。水边这个位置原来长着五棵水松。当年,这里绿水潆迥,青松映翠,风景十分幽美。在1934年举行第三届菊花大会的时候,这五棵水松已经枯毁,但是树干仍在,其中两棵有三层楼高。人们在树干上布置了一个景点,叫“百鸟归巢”,现在的老人依然记得这个景点。
诗中“一洞梅花”是指梅花洞。原是明朝大学士何吾驺的别业,他的孙子何栻在这里辟地数十亩,围绕南塘载种了上千株梅花,梅花洞因而得名。何栻的其中一首诗《东林白雪》,描绘了当年梅花盛放的景色:“诗僧几个太清癯,千树梅花一孤寺,片片晚风吹作雪,酒船飘满又平湖。” 1987年南唐被填平,改为住宅用地。79岁的退休教师李光耀回忆说,他小时候仍然看见过梅花洞的梅花,不过,可能已经不是古人种的那些梅花了。“那些腊梅,黄色的,很香。”
十二桥街,现在是一条普通的街道,但这条街却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在明清时代,这里座落着一排很有水乡特色的建筑群。在一条小涌旁边,并排十二户姓李人家,每家门口都有一条石板桥,通往对岸的小路,这条小路也是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所以这一带称为十二桥。每条小桥由三块石板组成,小桥的宽度就是这两个企戙之间的距离。
在十二桥街,现在还保留着两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一间叫“亚魁第”,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是清朝一位李姓举人的府第,大门上方用来悬挂牌匾的两颗铁钉仍在。由于年代久远,大宅内有部分建筑已经倒塌,但是,当年的考究豪华的建筑格局依然隐约可见。古人十分注重风水,所以这座大宅有个特点,就是不铺地砖。 经过200多年岁月的洗礼,门外的青石板依然保留下来。给人们留下了一些想象的空间,以及触摸历史的一点线索。
来源:小榄发布、小榄电视台
|